朱元璋废黜孟子的地位,忠直大臣为了进谏,抬着棺材上朝
相关推荐
-
一天,御史王朴因事与朱元璋争论不休,朱元...
一天,御史王朴因事与朱元璋争论不休,朱元璋怒极,下令将其斩首.刚押到刑场的时候又将其召回. 朱元璋是想让王朴明白,我才是皇帝,我能够决定你的生死,你就得听我的.当王朴被押回来时,朱元璋问道:" ...
-
朱元璋看上一位美女,大臣进谏说此女已有婚约,最后结果很意外
朱元璋的一生是精彩的一生,在中国所有的皇帝中,他 出身最低,得国最正,对贪污腐败严惩不贷,是所有皇帝中对贪官惩治最严厉的一个. 但朱元璋可能是小时候,受到贪官的压迫太严重了,以至于他对所有的官员,采取 ...
-
明代大臣被打板子,竟是一种荣耀?竟有人将身上烂肉做成腊肉保存
挨板子 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中国古代皇帝将大臣拖下去打板子,但这种现象在明以前其实是很少见的.到了明代,廷杖才变得十分频繁,而且成为皇帝惩治不听话大臣的利器.那么,明代的廷杖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中 ...
-
郭向阳:皇帝打谏臣:历史在明朝拐了个弯
皇帝打谏臣:历史在明朝拐了个弯 郭向阳 文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大都是很有绅士风度的,对于谏言者,一般都是很尊重的,更有许多皇帝善纳忠言胸襟开阔从谏如流,尤其是在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更是诚 ...
-
踌躇也是行走,无关风月。
可笑,识得纳兰性德居然靠了金庸的<书剑恩仇录>?其实或许然而可是也许曾经亦不尽然.十多岁小子居然记住了宛若惊鸿一瞥的纳兰应算小具"小资文艺"细胞,以致若干年后" ...
-
朱元璋为何要剥夺亚圣孟子的地位,并将其赶出孔庙?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天下读书人的代表,他在世时就被尊为"天纵之圣",去世后更是被后人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他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汉武帝罢黜百 ...
-
【忍经】益见忠直——北宋名相王旦的故事
<忍经>为元朝人吴亮所著.元成宗大德十年丙午(公元1306年),杭州人吴亮汇集历代名人有关"忍"的言论和历史上隐忍谦让.忠厚宽恕的人物.事例汇编而成<忍经> ...
-
朱元璋出上联:老子天下第一,大臣对下联,朱元璋:推出去斩了
皇帝说得最多一句话估计就是:"拖出去砍了".御厨做饭不好吃要砍,身边大臣顶撞也要砍,总而言之谁让皇帝龙颜大怒就砍谁.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我们都知道,在他这里也曾经有过一怒之下就要砍 ...
-
朱元璋删孟子出自哪里
2020年4月9日1.明朝科举考试的大背景 明朝相对于唐宋,皇权不断加强,皇帝的权力越来越大,大臣对于皇权的制约越来越弱.明朝皇帝朱元璋从穷困百姓一步步成为皇帝,他对于权力的渴望也是到达历朝历代前所未 ...
-
揭秘:只因为官忠直一代名臣寇准最后客死异乡
2015-09-08 11:55:33 寇准 宋真宗 宋太宗 包拯 寇准(961年~1023年) 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任北宋真宗宰相时,主张真宗亲征抗辽,在"澶渊之役"中战功卓 ...
-
李沆:焚手诏逆皇亲,忠直纯良善识人
北宋名相甚多,可唯一有"圣相"美誉的是宋真宗的老师李沆,李沆也是历史上比较少有的慎始慎终.零差评的高官. 李沆是个官二代,父亲李炳在太祖时曾任殿中侍御史和侍御史.李沆自幼好学上进气 ...
-
傅佩荣:皇帝为什么都恨孟子?朱元璋把孟子赶出孔庙,这段有点玄
关注国学馆,体悟真正的儒家智慧 历史上<孟子>一度缺少几章,原因就在于孟子说的几句话-
-
朱元璋出上联:老子天下第一,大臣对出精妙下联,却被当场打死
要说起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的出身.他从最开始的一个乞丐,最后成长为了大明万人之上的皇帝,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因此,当上皇帝的朱元璋对于自己的出身非常敏感,同时也是个非常自恋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