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爱民丨善小事者方能谋大事

从启蒙教育开始,老师就用“立大志,做小事”、“平凡中见伟大”的道理教育我们。教科书中“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名言警句,我们也背得滚瓜烂熟。但在现实的工作与生活中,一些人却往往处理不好小事与大事的关系。有觉得自己高高再上,做小事丢面子,不愿做小事;有的自以为有才,大材小用,觉得委屈,不屑于做小事;有的认为做不做小事无所谓,等待大事的到来,一鸣惊人,一举成名。正所谓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工作随便,学习松懈,空怀大志,抱怨终生。
其实,世上的事情并无绝对的大小之分。许多事情,对别人可能是小事,对自己可能就是大事;在此时可能是小事,在彼时可能就是大事。大与小随着时间、对象的变化而变化。学生完成一天的作业,对别人是小事,对学生就是大事。医生每天都在为人看病,面对某一个癌症患者,这是职业生涯中很平常的一件事,但对患者特别是患者的亲属,这就是天大的事。领导干部决定修一条路,盖一片廉租房,与一些大的决策比,是件小事,但对那些行路难、住窝棚的贫困百姓来说,是件让人感恩戴德的大善事。把脸洗干净,衣服穿整洁,收拾好自己的办公室,接人待物有礼貌,干好自己职分中的鸡毛蒜皮的事,帮盲人过马路,为老人刷刷筷子洗洗碗。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就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而言,这些是小事,那什么才是大事呢?

任何事情,都有从小到大的过程。没有小就没有大。凡成大事者,无不起于做小事。野田圣子就任日本邮政大臣时年仅37岁,是日本内阁中最年轻的,也是唯一的一位女性。然而谁能想到,这位女部长的职业生涯却是从厕所保洁员开始的呢?野田圣子到东京帝国酒店求职,实习期间被安排去厕所刷马桶,每天又脏又累。她抱怨过,懊恼过,甚至想过辞职。然而一件事改变了她的态度。她看到一位年长的保洁员能自信地从自己刷好的马桶中盛出水来直接饮用。从此,她立志,再小的事情也要做好,即便是刷马桶,也要刷出世界上最干净的马桶来。正是这种“把小事做精”的态度,使她在以后的工作中如鱼得水,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最终登上邮政大臣的位置。
不愿做小事的人,根源在于对自己过高的估价。不懂得每一个将军都是从士兵干起的,每一个科学家都是从1+1=2的算式学起的道理。成功只属于那些踏踏实实从小事做起的人。王实和李志都是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同时被选招到一个机关工作。王石觉得自己刚到机关,什么也不懂,处处留心向老同志学习,提开水、扫地等杂活抢着去干,无论是领导指派,还是老同志委托的事,都能圆满完成。人缘好,进步也快,不久就成了单位的骨干。两年后当了科长,五年后当了副局长,如今已是全市屈指可数的几个年轻后备干部培养人选。而李志自以为清高,放不下优秀大学生的架子,提水、扫地觉得抹不开面子,守电话、值班觉得枯燥无味,下基层到农村去又嫌学非所用,无用武之地。看到别人提拔重用了,又抱怨领导不识真才,用人不公。在怀才不遇的感叹中过了一年又一年,三十多岁的人了,仍然一事无成。如果李志当初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从一点一滴小事踏踏实实做起,何愁自己的抱负不能实现。

人无生而知之,也没有天生就会干大事的人。“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一个人的修养,是从小一点点培养出来的,才干是从一件一件平凡事中磨练而成就的。因此,作为有经验、有见识的上司,在发现和考察人才时,往往注重的是你对一些小事的态度和做法。因为他们深谙“细微之处见精神”的真谛。在一些重大问题、重要事情上,人们由于有充分的准备,所表现出来的是经过精心设计、刻意包装过了的东西。而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才是一个人教养、人格、胸襟、品质的真实表露。恰科年轻的时候到一家很有名气的银行去求职,他找到董事长,请求能被雇用,然而,没几句话就被拒绝了。当他沮丧地走出董事长的办公室时,发现大门前的地面上有个图钉。他弯腰把图钉拾了起来,以免图钉伤害他人。第二天,恰科意外地接到了银行的录用通知书。原来,他拾图钉的动作被董事长看到了。董事长认为,如此精细小心的人非常适合在银行工作,于是改变主意录用了他。果然,恰科认真、细心、严谨、周密的作风使他在银行把样样工作干得非常出色。后来,恰科成为法国的银行大王。

日本历史上的名将石田三成未成名前在观音寺谋生。有一天,幕府将军丰臣秀吉口渴到寺中求茶,石田热情地接待了他。倒茶时,石田奉上的第一杯茶是大碗的温茶,第二杯是中碗稍热的茶,第三碗茶是一小碗热茶。丰臣秀吉不解其意,石田解释说:第一杯大碗温茶是为了解渴,所以温度要适中,量也要大;第二杯用中碗的稍热茶,是因为已经喝了一大碗,不会太渴了,稍带有品茗之意;第三杯则不为解渴,纯粹是为了品茗,所以他奉上的是小碗的热茶。丰臣秀吉见石田把小事做得如此精细,考虑事情这样的如微得当,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就将石田选在自己的幕下。石田三成不负厚望,后来成了日本历史上的一代名将。
一个人想做大事、成就大事业是好事,这叫志存高远。但要切记,一切大事都在小事之后。做好身边平凡的小事,未必一定能遇到做大事平步青云的机会,但如果不愿做平凡的小事,就一定不会有这样的机会。那么我们还是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吧。从吃饭、穿衣、扫地、倒茶的琐事中增强修养,在写好每一个字,说好每一句话,准确传递每一个信息,有始有终做好一件平凡事中锻炼能力;在平淡对待成与败、得与失、荣与辱、善与恶、顺与逆、喜与怒中铸造品格。踏着小事铸就的大道,你的人生旅途就会走得顺畅而成功。

作 者 简 介
焦爱民,笔名艾子,河南灵宝市人,研究生学历,历任教师、公务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成熟做人 相约成功》、《秋天里》等八部作品集和回忆录。人生信条: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公公道道处世。
声明:由于后台小程序赞赏功能有变化,文章的赞赏暂时发放给袁海英,但赞赏金还按投稿须知发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