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民丨历史学科学术论文钩要

(0)

相关推荐

  • 不逝的先生 永远的校长

    先导之声 敬爱的章开沅先生永远地离开我们了.举校同悲,学界同泣!他的逝世是我国史学界.教育界的重大损失,国内学术界少了一位睿智的思想者. 一 2021年5月28日一大早,我在赶往洪山宾馆参加仙桃市校企 ...

  • 写出好论文,要提升哪些能力?

    很多同学都会很困惑,怎么样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其实一篇好论文有四大法宝,分别是选题能力.专业理论知识.学术研究能力和表达说服能力. 01选题能力 常言道:"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

  • 论文发表可以和别人研究内容一样吗

    学术论文的发表都是针对一些选题展开研究并得出结论的,这就需要作者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研究选题和研究方向,论文发表可以和别人研究内容一样吗?论文的研究内容基本都是是一些本学科内比较热门的选题,这就难免和他 ...

  • 编辑怎样审阅论文:一份学术论文审阅与修改行动指南

    本文为科研写作研究所原创,转载请在[后台]留言开白. 论文修改规范与指南框架 1.本"框架"中的论文特指期刊论文,对于其他类型的论文同时具有参考价值. 2.修改是论文写作之后的必要 ...

  • 李爱民丨父亲与架子车

    架子车是旧时农户的主要劳动工具和家当.我记事起直到九十年代以前,架子车都是我家须臾不可离的生产工具.记得我家大门口,老靠着架子车车体,我们还经常把车体当梯子,爬高上低玩耍.如今除了收废品的还经常拉辆架 ...

  • 李爱民丨儿时的过年与压岁钱

    我国是礼仪之邦,素来都有重视礼义的传统.逢年过节,尤其过年时各种礼仪体现到极至,尤其旧时候.各种礼节,让人觉得繁琐,甚至让人觉得是种束缚.从烧香拜祭,到人们相互间的叩头作揖,相互拜年,那真是多得让人头 ...

  • 李爱民丨丽莎的“习惯

    丽莎是文化局一名干部,不到五十岁,高挑的个子,三七分短发飘逸在半个脸上.她眼睛不很大,但如一潭秋水,光泽照人.她算不上绝代佳人,但绝对气质超凡,猛一看不到四十岁. 她这些年有个习惯,包里总装着零钱,连 ...

  • 李爱民丨文化人与写作

    自文字诞生后,人类开始逐渐进入文明社会.随着时间推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社会,除了用笔纸写作者,还除现了大批网络写手,这些专事写作的人,我们或叫其作家记者,或称其为专家学者,他们都有或深或浅,或专 ...

  • 李爱民丨人生总是长别离

    聚少离多人生事,千古话题与人知.一旦撒手离红尘,便是永久相别时. 人生最大的痛苦是生别,尤其在古代交通不太便利.有时一经别离,便是终生难以相见.与是乎,生离死别是文学史上永久的话题,许多作品感人肺腑, ...

  • 李爱民丨桃花树的情思

    冬天过一大半了,天依然不下雪,没有雪舞蝶飞的日子,像吃饭少了盐,顿觉这个冬天少了点味道. 我家院花园里几颗桃花树,枝芽和花蕾不如往年那么饱满,每天都在瑟瑟的寒风中发抖,干旱使枝条瘦长无光.桃花树在隆冬 ...

  • 李爱民丨那年冬天特别冷

    我这个人,除了喜欢冬天皑皑白雪外,不怎么喜欢过冬天.热天可以找荫凉气爽的地方,还可以泡在小河里.冬天简直没地儿去,除了空调屋,炉子屋外,满世界都是冰冷,连手到伸不出来.风硬外脖子里钻,鼻子冻得生疼,清 ...

  • 李爱民丨谈教育之风不正常现象

    我们国人有个习惯,干什么都爱跟风,爱追逐新潮流.这个问题要说起来呀,能写好多部书. 我现在要说的是教育上的跟风.远的且不必去说,就说这些年吧!首先说幼儿学前教育,孩子没出生时就开始胎教,一出生就会有一 ...

  • 李爱民丨那年骑车去洛阳

    我总想起,我们骑车去洛阳的事. 那是七八年五月一日,学校放了假.同学张灵伟,王延峰和我三人决定去洛阳转转,怎么去呢?我们共同商议,决定骑自行车前往洛阳.我呢家中没自行车,又不会骑车,所以他俩决定轮换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