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流:《世说新语》里的名人典故 1——徐孺下陈蕃之榻
相关推荐
-
夜宿贪清凉,无礼怠远客:乾隆年间山东“摔床逐客记”笑谈
乾隆七年(1742),朝廷设置乐部,掌管祈神祭祀之事.天子出京巡狩,乐官也要扈从左右,因为皇帝巡行时要对所经名山大川.古代帝王和先贤圣人进行祭祀.有位满族官员某公,隶属太常礼乐,任职六品赞礼郞.乾隆十 ...
-
历史典故:徐孺下陈蕃之榻
"徐孺下陈蕃之榻"是名篇<滕王阁序>的一句.由唐代著名诗人王勃所写,原篇曾说:"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历史典故 此陈蕃是指东汉 ...
-
魏晋风流:《世说新语》里的名人典故 5——“党锢之祸”(下)
图片来源网络 永康元年一个深冬(公元168年),汉桓帝刘志驾崩,享年三十六岁.这距离第一次党锢之祸发生时间并不久. 刘志死后,皇后窦妙成为皇太后.前面讲过,这位窦氏系出名门,是朝中的大司空.安丰侯窦融 ...
-
魏晋风流:《世说新语》里的名人典故 4——党锢之祸(上)
前面三篇谈到的<世说新语>中的人物,都是生活在东汉中后期,还只是魏晋风流的前奏.这些名士,无论是积极入世,想要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还是避世远祸,影响他们做出人生抉择的重要根源就是东 ...
-
魏晋风流:《世说新语》里的名人典故 3——李元礼和鲤鱼跳龙门
[原文]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释意]李元礼为人丰神俊朗.仪表堂堂,自视甚高,以按名教标准来品评天下得失功过作为自己的责任,晚生后辈, ...
-
魏晋风流:《世说新语》里的名人典故 2——东汉隐士黄宪
图片源自网络 [原文]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大意]周子居常说:"我个把月看不到黄叔度,内心的贪鄙悭吝之心就故态复萌了." 这 ...
-
读《世说新语》名士轶事,品魏晋风流
魏晋时期,是个高冠博带.宽袍大袖.蕴藉风流.文风洒脱的年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神话. 那个时代的名士尽展个性的才情之美.玄味的气质之美和超人的仪容之美,是真名士自风流. 美学家李泽厚强调魏晋风流的要素 ...
-
《世说新语》名言精选,带你走进魏晋风流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明代学者胡应麟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 ...
-
《世说新语》品鉴之我谈(一):“魏晋风流”是何物?
<世说新语>是我最喜爱的一部书,读了不知多少遍.每次读罢,都觉清风拂面,齿颊留香.每则小品文或发人深思,或文辞隽永,或写人笔法高超.其中士人.将相.君王谈吐气度均卓尔不凡,清新可喜,似要跃 ...
-
打磨三十年的学术化讲义——《<世说新语>与魏晋风流》简介
李剑锋 <世说新语>是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最富有魅力的著作之一,是魏晋风流栩栩如生的传神画廊,向来为读者流连忘返之处.当代读者研读<世说新语>,南开大学宁稼雨教授的成果是绕不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