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的清帐和对账

什么是应收呢?

应收: 企业因销售产品而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款项.它是在商业信用条件下由于赊销而产生,属于企业的短期债权.

在SAP中反映的就是:
      借: 客户—应收账款
      贷: 销售收入

正常的情况下,我销售30块钱的东西,客户给我30块钱,这样一对一,直接清帐就可以了。不会产生问题。

借:银行存款

贷:(客户)应收账款

记账清帐一步完成。

实际工作中,每个企业为了自身的业绩,在所难免的产生应收款(除非你牛X到像国家电网,我们用电钱先交钱),而且,当你面临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大客户的时候,会产生很多笔应收。

应收1: 30   应收2:  27      应收3: 22      应收4:18    应收5: 61   一共:158元

大客户呢,心情好了给你一笔钱,也不会告诉你是那笔钱,自己去对账吧(典型的客大欺店)。

付款一:50   付款2:   37.25      一共:87.25 元

这个时候会计就开始头疼了,咋记账呢? 如果还用原来的方式(借银行,贷应收),那么时间久了,账目就乱了,因为会计不知道那笔来款对应的是那笔应收。就怕万一会计好不容易清帐了,客户突然告诉你我那50块钱里面有20块钱的预付款,你说头疼不头疼。

现在都是采用了复试记账了,财务的记账过程应该反映出实际的业务操作过程。既然客户给钱的时候,还不知道那笔钱对应的是什么款项,这个时候我们就不用急于清应收。可以做一个中间科目(客户暂存款),来记录一下这个过程。

销售

                   借: 客户—应收账款

                            贷: 销售收入

         收款

                   借: 银行存款

                            贷:客户—暂收款

         冲账        

                   借: 客户—暂收款

                            贷: 客户—应收账款

         结果:

                   借:银行存款

                            贷:销售收入

有了这样的操作后,就可以通过系统自带的报表与客户进行对账了。

详细的操作过程:

·    当财务执行T-Code VF01做系统发票时, 会产生以下会计分录:

借: 客户—应收账款

贷:  销售收入

·    当收到货款时: T-Code  F-21

借: 银行存款

贷:客户—暂收款,不明原因或暂收款,不明客户

·    清帐时: T-Code  F-30

借: 客户—暂收款,不明原因

贷:客户—应收账款

当然,具体的科目设置一定要财务出面,不要擅做主张。

来自 “ ITPUB博客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