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打捞沉船时考古队遇台风,意外发现沉船的真实身份

在2018年,我国的考古十大发现之中,有这么一个考古是比较的引人注意的,这个考古项目就是辽宁庄河甲午沉舰遗址(经远舰)的水下考古调查,相信我们大多数的国人对于清末的北洋水师都是有一些了解的,经远舰就是其中的一艘战舰,虽然并不算是主力战舰,但是当年它的出现对于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史、海军发展史和世界海战史等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那么,这么重要的一项考古发现,是怎么确定的是经远号的呢?这里面还有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

在当年的七月份之时,当地的考古工作队就知道了在大连海域范围之内有一艘沉船,按照正常的工作安排,也开始了对于这艘沉船的一个打捞的工作,但当时大家并没有过多的在意,认为这只不过就是一艘普通的沉船罢了,应该不会有什么太重大的发现。

在潜水作业之时,也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的地方,直到有一天,当地海域将要出现台风天气,为了避开始风,水下考古需要提前暂停一下,以安全最主。据相关人士回忆,发现经远号真实身份的那天早上六点,因为台风就要来了,一些打捞的工作被提前了,一位潜水员比较早的就入水作业了,在海底进行拍摄的时候,他意外的在船体上似乎有一个字,但是看不清,于是他的匆忙的拍了一下就离开了水下,上岸之后,人们在整理水下拍摄资料的时候,发现当时在水下拍到的那个字是“远”,这一发现令在场的人心头一震,因为那时“致远”号已经出水了,一见船体上有这个字,大家都马上的联想到了这是不是北洋水师的战舰。

在台风过后,考古队员迅速下水,在发现“远”字的位置上继续寻找并拍摄,最终发现了“经”字,就这样,“经远舰”就被发现了。而这一发现马上令本来平静进行的考古工作进入了高潮,因为这是我国首次发现了北洋水师战舰的铭牌实物,非常的幸运,也非常的罕见。“经远舰”的铭牌就这样直接在海水里泡了上百年的时候,居然被保存了下来,不得不说,这真是天意!

随后,考虑到沉船的这层身份的重要性,考古队马上采取了措施,考古队对木质舰名进行了必要覆盖,对抽开的舰体区域进行了全部回填。最后采用牺牲阳极的办法沿铁甲堡周边焊接锌块,以此延缓海水对铁舰的腐蚀。在整个的考古工作之中,我们选出的标本达500余件,这其中还有一些小口径的武器子弹被发现,证明了当时的战舰上的大清士兵是储备了一定的轻武器弹药的,应该是考虑到了进入近程或是敌人登陆之时的战斗,因为这些武器在经远舰的装备目录之中并没有存在,应该是在战前临时准备好的,这也说明了当时的战舰上的士兵是比较积极的备战的。

而且从考古的意义上来说,经远舰的发现,对于我们的了解那段历史提供了更加准确可信的参考,这样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