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条英机可耻的最后人生:“怕死的战争狂人”

导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终战诏书”录音后,日本陆军大臣阿南惟几切腹,揭开了自杀高潮。这天,多名军政要员先后自杀。消息传开后,大家相信身负战争责任的东条英机也应该自杀,一些从外地归来的校级军官纷纷劝他自杀。但东条英机的回答是:“活着比死幸运,还是让我稍微考虑考虑。”

01

“你有三个儿子,却一个也没有战死”    

日本宣告战败后,秘书官广桥真光来到东条英机家里照顾他。1945年8月27日,东条英机送四个女儿回妻子的娘家九州田川市,家里只剩下妻子、女佣、日本宪兵和警察。
后顾之忧去除后,东条英机开始向广桥敞开心扉。时值纽伦堡审判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许多纳粹要人胆战心惊等待盟军检察官的弹劾,兔死狐悲,东条英机不免忧虑不安。尤其当他在报纸上看到墨索里尼尸体被倒吊的照片,更是忧心忡忡:“我不想让我的尸体被糟蹋得这么难看。”
然而,麦克阿瑟宣布接管日本后,愤怒的群众纷纷写信责骂东条英机—因为他们不再惧怕遭军部势力的报复。“因为你,我儿子才死的。”“用剖腹自杀来向国民谢罪吧。”“趁早自杀吧”……类似问责纷至沓来。但最让东条英机坐立不安的,是一封战争寡妇的来信:“你有三个儿子,却一个也没有战死,难道不是这样吗?”
东条英机读完后,曾有气无力地辩解,自己的大儿子是伪满的警官,二儿子是飞机专家,故他俩未被征召入伍,而三儿子尚在就读军官学校。可是,解释终究是苍白的。多少日本家庭在侵略战争中失去儿子,但战争罪犯东条英机的三个儿子在战争结束时仍安然无恙。
终于,报应的时刻到来了,东条英机接到消息,自己的名字被列在即将被逮捕的战争责任者名单之首。
东条英机被执行绞刑
9月5日到9月10日,东条英机陷入一生中思想斗争最激烈的时刻:到底是按照1941年初以自己陆相名义签发的《战阵训》自杀,还是作为战争罪犯接受盟军的审判,他迟迟不能下决定。要知道,《战阵训》曾一直训诫日本陆军,“活着就不能接受被俘虏囚禁的侮辱”,它强化否决了被俘投降观念,它和武士道精神一起,被视为日军“玉碎”行为的推手。
接下来的日子,自知来日不多的东条英机,偷偷写了遗书,并托人找地位最显赫的思想家、历史学家德富苏峰修改。遗书由400字的《告英美各国人民书》、480字的《告日本同胞书》、400字的《告日本青年书》组成。三篇文章折射了东条英机死不悔改的立场,他仍然鼓吹战争的责任在于美国,日本是神国,也是不灭之国。
写遗书的同时,东条英机计划好自杀方式,把子弹射向心脏。他向邻居医生请教了心脏的准确位置,对方用木炭在东条英机胸口画了一个圈,让东条英机牢记。

02

美国士兵输血救活了他   

9月11日下午1时刚过,许多吉普车抵达东条英机家门口,30多个执枪的美国宪兵下车。消息灵通的美国记者们也蜂拥而至,他们徘徊在东条家周围,有人直接走入院子,在玻璃窗前窥视屋里。
被逮捕的时刻终于来临,东条英机已事先命令妻子东条胜子和女仆去亲戚家躲避,但胜子不愿离开,她向邻居医生说明了情况,得以允许戴着草帽在医生家院子里假装除草,随时注意自家动向。
东条英机最后检查了一遍家中长年使用的写字台、座椅、文件柜。待客的茶几上放着他的遗书、两把手枪、一柄短刀;房间的一角叠放着一套佩有大将肩章和六枚勋章绶带的军服,下面还有三把佩刀。
美军在临近下午4点才开始行动,两辆高级军官使用的吉普车在东条家门口停下,宪兵队长保尔·克劳斯中校开始敲门,所有美军端起枪支。东条英机穿着短袖开襟衬衫,把已故女婿留下的手枪放到茶几上,打开客厅窗户问:“你们有逮捕证明吗?”一个宪兵给他出示了文件证明,东条英机看完后允诺:“马上就给你们开门。”
随后,东条英机坐在客厅沙发上,身为左撇子的他用左手握手枪对准胸口的圆圈,一声枪响。
宪兵和记者们迅速冲进房子,赫然见到血流如注的东条英机躺在沙发上。正在隔壁院子里的胜子则开始合掌祈祷,祝愿丈夫能像一个军人那样死去。克劳斯中校则对手下喊道:“别开枪。”与此同时,手枪从东条英机手中滑落在地。
自杀未遂的东条英机
由于枪的后坐力,子弹射偏了。等待东条英机咽气的过程中,美国摄影师们不断摆弄他的肢体,就像对待人体模型一样。甚至,有记者说:“我一定要拍苍蝇趴在东条前额的样子”。
当时,除了东条英机外,只有一个日本人在场,他是《朝日新闻》的记者长谷川幸雄,因美国记者请他做向导找寻东条家。他跟在克劳斯身后钻进客厅,凝视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风云人物。
据他的描述,东条英机面色苍白,满脸汗水,血像泉水似地从胸口涌出,滴落在地板上。长谷川替美国记者翻译了东条英机的低声呻吟,已经极度虚弱的东条英机,此时只是反反复复模糊念叨“但愿一枪就死”。

美军正为东条英机检查身体,胸部还留有明显的弹痕。

为了抢到独家新闻,美国记者克拉克·李在给同事打电话时,误以为东条英机已死,于是通知电话那头的同事快速发布这一消息。然而,待李再次返回现场,发现东条英机其实还一息尚存时,他已经没有时间更正之前的错误信息。
李决定一不做二不休,他叫上另一个记者哈里·布伦迪布一起翻动东条英机的肢体,以加速对方死亡。但事与愿违,他俩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抢救了东条英机。他们希望通过加速伤口出血,但翻动肢体的动作,反而使得东条英机免于肺部充血而死。
更可笑的是,身处如此一个历史性场面,在场的美国人纷纷顺手牵羊拿走很多小器物作为纪念,如毛笔、文件柜里的小摆设、手枪等。有人甚至用手帕沾了东条英机的鲜血,有人从他浸满血的马裤上整齐剪下一角。
就在记者们都在等待东条英机咽气时,美军终于反应过来,开始有条不紊地抢救东条英机,有人熟练地给他试脉搏,有人用绷带包扎,美军医生随后赶到。东条英机很快被送到横滨的美国陆军临时医院,通过美国士兵的输血,东条英机被救活了。

03

“那个笨蛋”殃及子孙   

9月11日深夜,美军确诊东条英机的伤情:子弹从第六与第七根肋骨之间穿越,稍偏离心脏,未造成致命伤。
美国第8集团军司令罗伯特·艾克尔伯格中将去医院看望了东条英机,东条英机表示为美军添麻烦了。“你是说今天晚上还是过去几年添麻烦?”对方反问。
新闻主角没有死亡,包括李、布伦迪奇在内的很多美国记者顿觉失望,他们咒骂东条英机是个懦夫、胆小鬼。9月12日的《纽约时报》的《东条》一文讽刺道:“这个黄皮肤的杂种连用刀自杀的胆量都没有。”
自杀未遂的东条英机不仅在美国媒体中遭鄙视和讽刺,更是受尽日本民众的白眼。日本国民们将其视为失败者和伪君子,因为他没有身体力行自己当初对全国军民的教诲——宁死不屈。美联社在东条英机自杀当天发表的报道名为《日本民众痛恨他,因为他居然连自杀都失败了》。很快,日本社会以“那个笨蛋”来称呼东条英机。
国民对“那个笨蛋”的怒火,燃及他的孙子。1945年暑假结束后,刚进入小学三年级的东条英机长子的儿子回到学校,就进入一个被敌视的氛围。
“我不想当东条英机孙子的老师。”一位老师冰冷扔下一句话。还有一位老师教育学生:“东条同学的爷爷是一个比小偷还坏的人。”没有一个班级愿意接收他,孩子只好独自在操场上玩耍,他有时爬上旗杆向教室内张望。
而与此同时,正在大森监狱里的东条英机也被其他战时同僚排斥,别人拒绝和他一起散步、下围棋、进餐甚至谈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