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一份来自大寒的食谱,请查收!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时间常在每年公历的1月20日或21日,意为寒气极盛。此时寒潮南下频繁,风大、低温,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但在历年的气象记录里,此时虽处于寒冷时期,温度却不像小寒那样酷冷。

大寒时节自然界阴气渐渐衰落,阳气刚刚萌生,宜顺应阳气逐渐升发之势进行调理。饮食要遵守保阴潜阳的原则,平日可多食滋阴潜阳且热量高的食物,如红枣、黑豆、粟子、核桃、黑芝麻、枸杞、桂圆、黑木耳等。大寒之后,便是立春。饮食上还要适当增添一些具有升散性质的温性食物,如香菜、白萝卜、苏叶等,为春天升发特性做准备,同时还能预防这个时期多发的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

中医调理专科医师推荐的大寒养生食谱

腊八粥

食材:花生30克,栗子3个,红枣5枚(去核),核桃仁30克,莲子肉30克(去芯),红豆30克,薏米30克,黑米50克,葡萄干10克,桂圆肉10克,红糖适量。

烹调:(1)将花生、核桃仁、莲子、红豆、薏米提前泡3-6小时左右,红枣切成小条,栗子去壳、去衣,切粒;上料全部淘洗干净;(2)将除葡萄干、红枣、圆肉以外食材,放锅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煮至米粒软糯、豆粒酥烂、粘稠成粥;(3)再加入葡萄干、红枣、圆肉煮1小时,最后加入红糖再煮2-3分钟即可。

今年大寒节气时逢腊八节,我国民间流传着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五味包括米、豆、谷、菜、果之味,是用五谷杂粮掺入花生、栗子、红枣等食材,熬制炖煮而做成的八色香粥。大寒时节喝腊八粥暖胃养脾最相宜,老幼咸宜。

人参贞芪炖鸡

食材:生晒参5克,炙黄芪6克,女贞子5克,母鸡200克,枸杞5克,蜜枣1枚,生姜1片,食盐适量。

烹调:母鸡洗净、斩块、飞水,与上料同放炖盅内,隔水炖2小时,以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气益血,补肝肾。

适用:虚寒体质人群冬季调理,还可用于调理气血不足所致乏力、腰酸、月经量少、面色无华、怕冷等不适。

醒脾养胃汤

食材:春砂仁3-4粒,排骨300克,莲子15克,怀山药15克,芡实15克,蜜枣2枚。

烹调:春砂仁拍裂,排骨洗净、斩块、飞水,上药同放汤锅内,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煲1-2小时。

功效:醒脾化湿,养胃固肾。

适用:痰湿体质或冬季困湿,或寒湿天气而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部不适,嗳气,腹泻及女性白带多等不适调理。

野葛菜生鱼汤

食材:野葛菜1两,南杏10克(去皮),北杏6克(去皮、尖),陈皮1瓣,生姜3片,蜜枣1枚,瘦肉50克,红枣3枚(去核),生鱼1条,食盐适量。

野葛菜洗净,生鱼去鳞、鳃,洗净,先用少许食用油在锅内煎至淡黄色,加少量开水,与上料同放锅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煲2小时,以盐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清热,润燥止咳,利咽。

适用:冬季烟酒过多、痰热咳嗽或进补后容易内生燥热出现咽干咽痛、声音嘶哑等不适人群调理。

资料:治未病中心 彭玉莹

编辑:宣传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