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学界 |《金瓶梅》研究文章篇目(1930-1984年)

(0)

相关推荐

  • 黄霖:从20世纪80年代走来 ——略谈我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下)

    正是在这样一个难得的大好时代,我在小说研究方面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批评的文献整理与研究,二是以<金瓶梅>研究为重心的一些古代小说的研究. 黄霖先生 如前所述,中国古代 ...

  • 周兴陆:《金瓶梅》词话本与崇祯本关系之内证

    词话本与崇祯本的关系,是<金瓶梅>版本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争议最大的一个问题. 郑振铎早在1930年代初就撰文,谓词话本产生于万历年间,断定"崇祯本确是经过一位不知名的杭州文 ...

  • 李锦山:《金瓶梅》最早付刻人浅探——兼与张远芬同志商榷

    一.也从<野获编>谈起 <万历野获编>第二十五卷中关于<金瓶梅>的珍贵资料,历来为<金瓶梅>研究者十分重视,这是因为编者沈德符是<金瓶梅>问 ...

  • 吴敢:悼念胡文彬先生

    胡文彬先生 我与文彬兄相识于1985年6月在徐州召开的首届全国<金瓶梅>学术讨论会(参见下图),当时他在人民出版社任编辑. 那是中国召开的第一次<金瓶梅>学术讨论会.其开创意义 ...

  • 李时人:《金瓶梅》中“金华酒”非“兰陵酒”考辨

    <金瓶梅词话>中,经常写到"金华酒". 这种酒指的是明时浙江金华府所产的酒,应属常理,难作他解[1]. 但是,张远芬同志曾写了一篇文章专谈这个问题,断言"&l ...

  • 吴敢:我与吴晓铃先生——《我与师友》之三

    我的1981-1982年的日记和部分信件后来遗失,只记得是1981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我和邓瑞琼师兄在京读书. 那时我们正在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文学史专业元明清小说戏曲研究方向读研究生,为毕业论 ...

  • 吴敢:我与雷威安、陈庆浩等先生(我与欧美学人之四、《我与师友》之十四)

    13 我与雷威安先生 同样因为首届国际<金瓶梅>学术讨论会,雷威安虽然没能出席会议,但寄来了论文,并提交了小传(参见下图,信写于1989年1月): 1989年1月雷威安信函 雷威安,原名安 ...

  • 朱 捷:《红楼梦》与《金瓶梅》

    <红楼梦>是伟大的著作.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古典长篇小说的艺术高峰. --这, 既是就<红楼梦>本身的思想.艺术成就而言,也是就<红楼梦>与其它有 ...

  • 团队介绍|周尚意教授文化地理研究团队

    周尚意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学士.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博士.硕士师从陆卓明教授,博士师从陈宗兴教授.为王恩涌教授私淑弟子.1999年至200 ...

  • 《金瓶梅》研究的悬案与论争(四)

    八.关于<金瓶梅>评点的悬案与论争 围绕这一专题,金学界出版有7部专著,另有40多位研究者发表了近百篇论文. 马廉.戴维·特·罗依.潘寿康.叶朗.刘辉.王汝梅.陈昌恒.吴敢.黄霖.蔡国梁. ...

  • 吴敢:1984年的我

    人的一生都会有几个重要关节点,1984年是我的人生关节点之一,那一年正是我的不惑之年. 吴敢读研期间于徐州师范学院 1982年7月,我从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史专业元明清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