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中傅作义的服装为什么跟其他人不一样?
相关推荐
-
抗战胜利时晋绥军仅剩12万,为何就敢出兵上党,打响内战第一枪
编辑搜图 ▲热播剧<亮剑>中的晋绥军 晋绥军曾经是中国北方非常有影响的军事集团.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后,山西新军在省会太原起兵响应,杀死满清山西巡抚陆钟琦,成立军政府,并推举 ...
-
抗战胜利3年后,中日再次爆发刺刀血战:打死最后一个日本将军
在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在华北地区蒋军其实就只有,阎锡山和傅作义两个系统.傅作义的根基只有1个军,阎锡山的部队大部分已经被严重削弱.因此,阎锡山就开始策划留用日本人.这也就是所谓的:,"日 ...
-
傅作义 不说硬话,不做软事
以风水而论,北平像把太师椅,三面环山而傲视东南平原,从燕国建都到元明清,饱经世事沧桑.1949年1月,林彪挟攻破天津之余威,陈兵城下,守将傅作义为战或不战,一度举棋不定,而最终率20余万大军请降,让古 ...
-
晋绥军侥幸保住大同,写《专辑》表功,但守城头号功臣却一心调走
编辑搜图 ▲全面内战爆发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的战火刚刚点燃,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司令兼山西省主席阎锡山就迫不及待向北进兵,对晋绥及晋察冀军区所属之大同.雁门关一线频频挑衅.袭击.7月20日,晋绥.晋 ...
-
河套平原(44)
第九章 1 民国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东北三省.建立伪满洲国后,向华北绥远进行侵略扩张.一年前在冯玉祥阎锡山联合反蒋战事中,因张作霖的奉军援蒋参战,冯阎联军在中原失败.晋军撤到晋绥.阎为 ...
-
绥远起义通电,董其武在签名下方扣上小茶碗,事后孙兰峰才知深意
董其武将军 图片来自网络 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军队接受了国民党军队无数次的起义.投诚和投降,虽然形式各异,但无一不是以军队作战的方式来进行的.只有"绥远起义"这一例是特殊情况. 1 ...
-
山西新军仅2000人,16年扩军百倍,成为拥兵20万的晋绥军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后,驻山西的清朝新军第85标也起兵响应,击毙山西巡抚,攻取省会太原城,但最后胜利成果却被隐藏在革命队伍里的野心家阎锡山攫取,当时,阎担任第86标标统(相当于团长),在 ...
-
马明 :汾孝战役的胜利
作者:马明 1946年12月底,持续半个多月的第一次解放晋西南的战役宣告结束.为了打击配合胡宗南军队向晋西南解放区进攻的阎锡山军队,拖住他们向晋西南和陕甘宁边区进犯的后腿, 根据中央军委新的部署,晋绥 ...
-
【每天老照片】-1万-7073-解放战争时期,拥兵50万的北平王傅作义,为何最后选择战前起义
傅作义,出生于山西省运城市荣河县人(今临猗县孙吉镇).他是民国时期有名的将领,发迹于阎锡山的晋绥军.因涿州之战成功击退了奉军张氏父子,而闻名天下,被世人称作为守城名将.也是因为这一战让傅作义得到了阎锡 ...
-
日寇投降时,八路军在山西占绝对优势,为何大片地盘却归了晋绥军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1945年8月,日本天皇裕仁向日本全国宣读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并命令武装部队停止作战,中国人民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辉煌的胜利.但全国各界民众庆祝抗战 ...
-
看《大决战》说军史:三十五军为什么是傅作义的命根子?
电视剧<大决战>军史顾问 徐平 电视剧<大决战>第45集,傅作义部第三十五军在新保安被歼,军长郭景云自尽,消息传来,傅作义如五雷轰顶,万念俱灰! 那么,这三十五军到底和傅作义什 ...
-
“天下第一旅”出动,7天后全灭,旅长抱怨“共军打仗偷偷摸摸”
编辑搜图 ▲"西北王"胡宗南 1946年8月17日,国民党军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为了抢占山西南部地盘,亲自飞往运城,召开军事会议,进行具体部署.鉴于解放军晋冀鲁豫军区陈赓第4纵 ...
-
10万晋绥军前来抢粮,华北野战军6万人出击,连人带粮食全留下
编辑搜图 ▲晋绥军官兵正在吃饭 1948年5月,全面内战爆发已经3个年头,山西战场上的形势已经出现大逆转,原本控制全省各大城市的阎锡山晋绥军损兵折将,仅剩太原.晋中和孤悬北方的大同3座城市了.其中,大 ...
-
两大根据地合力攻打大同,苦战月余才兵临城下,为何最终无功而返
1946年7月,全面内战爆发1个月后,解放军晋察冀和晋绥两大军区合兵一处,准备一举拿下晋北重镇大同.这里是全国著名的煤都,资源丰富,又是平绥.同蒲铁路的交汇点,战略位置重要,因此第2战区司令长官.&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