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案

白某,男,36岁

初诊日期:2010年4月3日

病史简要:慢性腰痛10年,近十余日加重。

刻诊:腰冷痛,膝关节酸痛,阴雨天及遇凉加重,头晕发热,口渴,汗出不彻,心下微满闷,尿赤,大便正常。舌红苔白腻,脉浮微紧。

这个患者,在2010年1月来过一次,当时是腰胯部疼痛麻木来诊,当时是用的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的,四付药解决了。这次来,是因为受了寒湿,出现了较重的腰痛,因为工作扔不下,不能来系统接受温灸治疗,因而要求服药治疗。病人有10年腰痛史,自己也没在意,结果,2010年开始加重,并出现了腿部症状。

从脉象上看,脉浮微紧,是有了外邪和疼痛,更预示着寒饮的存在。这就是《金匮》说的风湿病。从舌象上看,舌红苔白腻,该是有水饮和阳明热。

风湿的症状呢,有“腰冷痛,膝关节酸痛,阴雨天及遇凉加重”。阳明热的症状,有“发热,口渴,汗出”。

这就看出一个问题了,是什么?是寒热错杂了。寒热错杂,水热互结会出现什么症状?会出现“头晕,汗出不彻,心下微满闷”。阳明热要汗出,表有寒湿阻隔,要汗出不彻,要是阻隔的厉害,热发不出来,就会出黄疸的。我们温习几个《金匮》风湿条文,大家深入理解一下:

1、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2、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3、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4、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5、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6、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这个病,我们可以定为风湿病,是少阴太阴阳明合病,属厥阴病。从方证上来分析,该是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最合适,当然要根据病情而加药症对治。我们看看桂枝芍药知母汤的证:

“诸肢节疼痛,身体尫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四两)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麻黄(二两) 生姜(五两)白术(五两) 知母(四两)防风(四两) 附子(二两,炮)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表证外证是诸节疼痛,身体尫羸,脚肿如脱。里证水饮上逆,则头眩短气,温温欲吐。对于里热,芍药和知母也可以针对,但是,单用这个方子,药症对应上还是差了点。什么药症?是“发热,口渴,汗出不彻,心下微满闷,尿赤”。用什么药?我加了茯苓和黄柏。

茯苓,主胸胁逆气,忧恚惊恐,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黄柏,主治胃中结气热,黄疸,肠痔,止泄利,女子漏下赤白,阴阳蚀疮。

茯苓去水饮而化津液,去心下满闷,黄柏清热利湿,更能解表热和水饮互结的汗出不畅,预防黄疸。也能去心下胃中水热互结。在此基础上,又加了一味细辛,利关节,降逆祛风湿。同时,针对发热口渴问题,又加了一味石膏。

细辛,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

石膏,主治中风, 寒热,心下逆气, 惊, 喘,口干舌焦,不得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创。

处方如下:

桂枝40 白芍30 炙甘草20 麻黄20 生姜50 白术50 知母40 防风40 生附子10石膏50 细辛20 云苓40 黄柏10

四付水煎服

这个方子,很类似续命汤类的组方。病人服后,症状消失,告知停药观察,至今未发。

我的患者,基本有个习惯,我说要回访,人家的态度就是:不用回访,服药后不再来诊,就是好了。这些患者,都是彼此口传而来诊的,对我的信任度很高。

我和小杨说过这个问题,小杨整理病例的时候说,有几个病人来了一次就没有了消息,我说,那几个病很典型,服药后一定会好的,因此就不会来了,来了,怕是会带着别的患者来。结果也是这样,没过几天,就带着别的患者来诊,成了我们的宣传员。我们永远实事求是,不说假话。疗效不好的,我们也都有记载,都是难证和死证。

大家记住一点,桂枝芍药知母汤,最好加个细辛,一般用20克,这是我的经验和习惯,可以叫桂枝芍药知母加细辛汤。对于西医说的类风湿等病,疗效很好。疗效差的,就守住附子和细辛两味药,逐渐加量。这是临床心得。

一个方子,运用的时候,初学者,要守住原方原量。经验丰富的,可以根据具体症状,调整方子里面的某一味药的药量。懂得汤液配伍的,可以根据药症和配伍法度,去加药。一般情况下,不会加药的,合方也可以解决。这就是同样做经方医生,水平不一的原因。一个经方医生,你们自己体验去,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你用药会越来越少,越来越精。

(0)

相关推荐

  • 【杨思远:痛风、风湿、类风湿 3个经方】

    杨思远,河北省盐山县人,外祖父张锡亭原系名老中医.革命烈士.受其影响自学中医,后拜曹东义为师,系国医大师朱良春.邓铁涛再传弟子.擅长针灸和经方治疗疑难杂证. 人人都知道,痛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难治.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四一)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湿家

    [原文]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耆汤主之. 防己黄耆汤方 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炙. 白术七钱半.黄耆一两一分.上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喘者加麻 ...

  • 风湿疼痛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才是正解。

    风湿疼痛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才是正解.

  • 急性风湿

    王xx,男,58岁,xx村1组,就诊日期:2016-4-19 主诉:发冷发烧.周身肌肉酸痛.水肿10天, 病史:因出外打工,地处沙漠腹地,帐篷地铺住宿,阴冷潮湿,于10天前出现发冷发烧,身痛,自认为感 ...

  • 风湿性关节炎...桂枝芍药知母汤..热痹..岳美中

    5.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痹证 桂枝.芍药.甘草.麻黄.生姜.白术.知母.防风.炮附子. 学习和运用体会 病例:岳某,男性,17岁,河北省滦县人.于1955年5月,因去河中洗澡捉鱼受凉,数日后左股关节肿痛, ...

  • 【朱良春:搞定风湿病,所有治疗法则,都在这里】

    抓住这五种痛.三期肿胀.三种僵直拘挛就可以大致掌握痹症的治疗基本法则,朱老给出的用药经验实在宝贵,所以分享给大家.当然治疗具体情况还需要加减化裁! 从痹病三个主症谈用药经验 "痹病" ...

  • 芍药甘草附子汤治愈腰痛案

    病案: 佟某,男,49岁.初诊日期:2020年7月3日. 主诉:腰痛一个月. 现病史:腰痛一个月,患者在我处,每年针灸两次,每次10到15天,这几年每年都来,腰痛反反复复,患者白天工作一般下班后到我处 ...

  • 针灸治疗慢性腰痛案

    作者 王居易 病案概要 吴某,女,38岁,2010年5月15日初诊. 主诉:慢性腰腿痛,加重1个半月. 症候:有腰痛病史,经住院治疗好转.但久行则左下肢痛酸凉,感觉障碍,足跟冷,脚外侧麻,行路有跛行. ...

  • 陈士铎腰痛案赏析

    腰痛是临床常见病症,多因外感 .内伤或挫闪等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近阅清代名医陈士铎之<辩证奇闻>,深感陈氏立法精当,辩证准确,处方灵 ...

  •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治疗腰痛案

    严某,男,52岁,2009-4-25初诊. 腰部紧束感5年.时腰腹冷,时小腿胀,无腰腹重坠之感,痰涎多,脉弦紧,舌淡润.多方医治,服药百余剂无效.治以甘草干姜苓术汤加味: 干姜100克,炙甘草30克, ...

  • 刘茂才:中医治疗气虚血瘀夹湿型腰痛案

    刘茂才 1937年10月生,广东兴宁人,全国名中医.广东省名中医,主任医师 .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终身名誉主任委员等,是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 芍药甘草附子汤治愈腰痛案 – 经方派

    病案: 佟某,男,49岁.初诊日期:2020年7月3日. 主诉:腰痛一个月. 现病史:腰痛一个月,患者在我处,每年针灸两次,每次10到15天,这几年每年都来,腰痛反反复复,患者白天工作一般下班后到我处 ...

  •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肾着汤加味治疗腰痛案 – 经方派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肾着汤加味治疗腰痛案 – 经方派

  • 投稿|经方合用治疗手胀漏尿腰痛案

    初诊:邱素某,女,53岁,2021年3月4日就诊,患者是公交车售票员,双手发足(肿胀)十余年并伴有腰部困痛,工作一天下班后漏尿比较严重,每天换两次内裤,甚是痛苦,形体肥胖,脉沉细,舌质淡红苔白略腻. ...

  • 辩清阴证,多有良好效,经方治疗一例腰痛案。

    -2021-07-14 患者,女,59岁,农民,常年劳作,反复腰痛数年,再发7天,2021-07-07来诊. 腰痛反复发作,既往有腰椎间盘突出病史,四肢麻木,乏力,7天前因劳累再发,开诊要求中药治疗. ...

  • 我的中医经方故事连载(60)经方治疗头晕腰痛案

    卜某,男性,52岁 头晕,头重,腰痛,乏力4天 患者4天前出现头晕,头重,乏力,伴随有腰痛,无呕吐,无肢体偏瘫,无天旋地转,在我院中药治疗,与小柴胡汤,桂枝加葛根汤,黄连阿胶汤后症状未见好转. 刻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