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总也摆脱不掉?你可能缺一种维生素!

幽门螺杆菌(HP)早已被世卫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预防胃癌也已是定论。然而,若干人幽门螺杆菌感染频率高于别人,若干人无法药到“菌”除。2021年1月,发表在《Nutrients》的一项研究提示,这或部分因维生素D水平低下所致。

上消化道出血和血清维D都随季节变化 或昭示着维D与幽门螺杆菌有关联

幽门螺杆菌(H. pylori)是一种定植于人胃粘膜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很多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相关。已经证明,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降低有胃癌家族史患者的胃癌发病率。
据报道,消化性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频率,存在季节性变化,冬季和春季发生率较高,夏季发生率较低。多种解释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表现和检测阳性季节性变化的猜测,应运而生,包括免疫系统有季节性变化、营养状况和药物使用不同。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也可能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海拔、年平均气温、日均日照,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紫外线强度、暴露时间和维生素D的合成。
任何人一旦发现感染幽门螺杆菌,都应根除。但是,许多患者一线治疗失败,需要后线抗生素治疗。最近,一些观察性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之间有多种关联。这些已发表研究从世界各地的异质性较小群体中回顾性收集数据。这些研究报告了血清维生素D水平,但没有提及检测的日期。众所周知,血清维生素D水平因季节而异,在炎热和阳光充足的季节较高。

15万以色列居民10年检测幽门螺杆菌数据提示 维D水平影响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和根除率

为此,发表在《Nutrients》的本项研究,从大型以色列健康维护组织(HMO)保险成员的电子医疗记录(EMRs)中提取数据,进一步评估了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根除的关系。
研究人员收集接受幽门螺杆菌检测并在检测前后1个月内测量了维生素D水平的成人数据。
使用尿素呼气或粪便抗原试验确定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阳性后再次检测阴性,意味着根除。建立多变量回归模型来评估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与维生素D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2009年~2018年,150483名成人接受了幽门螺杆菌检测,其中27077人(18%)测量了维生素D。维生素D水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呈负相关,p<0.001。
与维生素D水平≥20 ng/mL者相比,维生素D水平<20 ng/mL者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的几率高出31%(OR 1.31,99% CI 1.22~1.4,p<0.001)。
购买维生素D补充剂与随后幽门螺杆菌检测阴性相关(p<0.001)。
与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者相比,根除成功者平均维生素D水平略高(19.34±9.55 vs 18.64±9.61,p<0.001)。
总之,维生素D水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提高维生素D水平与根除幽门螺杆菌成功相关。维生素D可能对幽门螺杆菌根除起作用。

研究者预测 约1/20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本可通过补充维D来避免

以上研究中,纳入了超过15万名以色列成年居民的数据,这些居民接受了为期10年的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之间显著相关。
首先,幽门螺杆菌阴性者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高于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假设维生素D和幽门螺旋杆菌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回归模型部分描述了预测的结果,10万例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的5千~6千例可通过增加维生素D水平(从15 ng/mL增加到30 ng/mL)来预防,且与性别、高血压史、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血清肌酐水平无关。
此外,本研究还证明,1184名购买维生素D补充剂的受试者,其平均血清维生素D水平高于没有购买维生素D者。而且,不管是否补充维生素D,随着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增加,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的可能性降低。
总之,这项基于EMR的大规模研究,为支持幽门螺杆菌与维生素D相关提供了可靠数据。维生素D可能在根除幽门螺杆菌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