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正在消失的年味
相关推荐
-
褪色的乡俗(上)
本文作者:马少东 民俗是传承下来的本土文化, 能凝聚人心和乡情. 过节有些俗 宏盘村的小孩们盼过节,大人们也为此而忙碌. 说起过节那肯定要数过大年了,有句俗语"过了腊八就是年".其 ...
-
品读 | 孙荣:追寻年味
孙荣 追寻年味 过年,是一种记忆,是祖辈流传下来的遥远印记.是儿时的一种期盼,一份甜蜜,一样幸福.如今,早已过了盼年的年龄,每逢过年,却有一种怀念不知不觉地在心头滋长.怀念儿时的年,怀念山村的年味. ...
-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提到过节,我们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春节.春节是最大的节日,也是最热闹的节日. 我们这里过年从腊月二十三就拉开了序幕.俗语说"三祭灶四扫屋,五蒸馒头六杀猪,七八噼啪到年下".二十三是小 ...
-
鲁北故乡“过大年”
时光如梭,转眼又是一年.在我的记忆里,年是一家人团圆的美好时刻. 我的家乡在鲁北,过年热热闹闹,总有挥之不去的记忆. 过年,挨家挨户磕头拜年送祝福,长辈们抓把糖果.爆米花,发点压岁钱.随着鞭炮的响动, ...
-
刘秀英丨回忆儿时过大年
时光匆匆,转眼又快过年了.大街上高高悬挂着的大红灯笼是那么的喜庆.耀眼.此时此刻,我情不自禁地回忆起了小时候过年的情景,那可真叫一个高兴呀! 腊月十五以后,随着年的一天天临近,忙年也就与日俱增了.腊月 ...
-
田永明 | 过年(2)
作者简介 田永明,男,汉,1970年7月16日出生.1991年毕业于乌盟师专中文系.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二中语文教师.潜心教育教学,爱好写作. 难忘的记忆 --过年 年三十 腊月二十九.大年三十是每 ...
-
商洛市小学四年级七班学生的”新年小诗展“
小诗展 诗,是唐朝的一株柳,摇荡在古风河畔: 诗,是宋时的一尾鱼,游弋于清澈柔波: 诗,是元时的一首曲,传颂在天山草原: 诗,是明时的一股风,悠扬在深深胡同: 诗,是清时的浣纱女在河边唱着绝代的歌. ...
-
忆海钩沉(9)——年味的记忆
年味的记忆 小时候盼过年,年--对孩子们的诱惑是巨大的. 一进入腊月,尤其是过了腊八,孩子们便蠢蠢欲动了. 我的有记忆的童年是在富山村度过,那是个非常深的山沟里的一个很小的村子,现在看来是落后得不能再 ...
-
回味那些“年”(中)
本文作者:马少东 上期:回味那些"年"(上) 终于盼到大年三十"激动小孩子们心"的这一天啦!早晨,不知谁家点响第一个二响炮,紧跟着就稀稀拉拉地响起许多二响炮,回 ...
-
过年进行时
本文作者:任平 童年盼过年,老了怕过年,无论你是盼了还是怕了,这个年总得过,谁也落不在年前. 我记得小时候刚进腊月就开始过年倒记时了.每天掰着手指头数,数完还要问一问父母或姐姐们生怕自己记错或者是数错 ...
-
炊烟有望 盼年 1
田红柳家的那只老乌脸子鸡,已近于封窝,几乎不下蛋了,本想等到过年宰杀了,想不到进入腊月就瘟死了,瘟死的鸡贫穷时代也舍不得扔掉,全家可以饱餐一顿鸡肉. 肖明岭嘱咐:"明原家的孩子不稀罕这个,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