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平定李璮之乱 稳定大后方
相关推荐
-
靖难之役中,盛庸曾多次打败朱棣,他的最终结局如何?
靖难之役是明朝的夺嫡之战,朱棣通过此役夺得皇位,成为明成祖,朱棣夺得皇位后,对忠于建文帝的大臣大肆屠杀,残忍至极,并创造了许多新词,如"诛十族" 和"瓜蔓抄"等 ...
-
朱元璋派徐达统兵北伐,攻取山东各地,元朝大都失去南面的屏障
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67年)十月二十一,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统兵出发,开始北伐. 根据朱元璋制定的北伐战略,北伐军第一阶段的目标是:攻取山东,"撤其屏蔽"(<明太祖实录&g ...
-
朱元璋差点投降元朝吗?
元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八月,元将察罕帖木儿率领元军攻破龙凤政权的首都汴梁,刘福通保护小明王韩林儿退回安丰. 朱元璋虽然在军中使用龙凤年号,接受小明王封授的官职,但"事皆不禀其节制&q ...
-
蒙古帝国的汉军万户李璮之乱的背景
忽必烈刚刚在开平称汗,登上了蒙古大汗的宝座,先后出现了阿里不哥之乱与李璮之叛,忽必烈在取得了伊尔汗国的旭烈兀和察合台汗国的阿鲁忽的支持,钦察汗国的别儿哥保持中立,忽必烈分别从漠北地区和关中河西走廊和川 ...
-
忽必烈平定乃颜之乱,两军在阵前亲热地打招呼,这仗怎么打?
作者:陈二虎 一.东道诸王 忽必烈名不正言不顺登上蒙古大汗的宝座,引起黄金家族内部的强烈不满.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当忽必烈还困扰于西道诸王海都的反叛挑战时,又爆发了东道诸王的大规模叛乱. 东 ...
-
简述唐史:历经4年李怀光之乱被平定,唐德宗调整藩镇政策
关键词:建中之乱.燕八八改姓李氏 前因:建中之乱 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去世,唐德宗本想削藩,但藩镇反叛,为乱多年. ▲李宝臣剧照 后果 燕八八改姓李氏:785年,李怀光之乱平定后,朝廷命李怀光外 ...
-
李洪渊 | 人体五行系统稳定,才不会出现疾病
李洪渊 导语 人秉受大气中的五行而生脏腑.如果人体内这五行系统是稳定的,便不会出现疾病.只有在系统出现偏差,疾病才会显现. 我们继续从<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书里的心火之气,肾水之气,脾土之气 ...
-
这位协助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的大将军,书法不错!
111 李光地(1642-1718),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福建安溪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翰林学士.兵部右侍郎.直隶巡抚,协助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康熙四十四年( ...
-
前汉演义, 看周亚夫如何平定七王之乱
前汉演义, 看周亚夫如何平定七王之乱
-
卢植、皇甫嵩、朱儁平定黄巾之乱,为何不篡汉自立,其下场如何?
谈秦说汉(344)卢植.皇甫嵩.朱儁平定黄巾之乱,为何不篡汉自立,其下场如何? 东汉末年,平定黄巾军之乱的卢植.皇甫嵩.朱儁三位将军在权力巅峰时期,虽然汉灵帝政权在风雨中飘摇,但朝廷的各项制度仍然有条 ...
-
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嘉靖封其为新建伯,为何说是坑了王阳明
公元1519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的叛乱,一度直逼明朝名义上的首都南京,但仅过三十五天,就被赣南巡抚王阳明(即王守仁)平定,史称"宁王之乱". 历史上,朱宸濠率军沿江东下,攻下九 ...
-
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以后,为什么没有趁势消灭各个诸侯
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以后,为什么没有趁势消灭各个诸侯? 周亚夫把叛军主力消灭以后,叛军已经没有反抗能力,为什么没有趁势把各个诸侯王消灭,而不打了呢? 平定七国之乱,周亚夫固然厥功至伟,但也并非他一个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