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派徐达统兵北伐,攻取山东各地,元朝大都失去南面的屏障
相关推荐
-
明军北伐,常遇春提议直捣大都,被朱元璋喝止,过后才知高明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正月,朱元璋被百官举为吴王,立长子朱标为世子.封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常遇春.俞通海为平章政事,朱元璋的政权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三月,朱元 ...
-
临沂历史:占领沂州,朱元璋北伐的关键一步
沂州,是临沂在古时的称呼.这里地处苏鲁交界处,东望大海,西接运河,北邻大岘(穆陵关),南连徐邳,战略地位相当重要.如果自南向北进军的话,沂州可以看作山东乃至京津之门户.在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次北伐成功 ...
-
明朝09北伐讨元
相较于这个朱元璋的南征啊,其实北伐才是重头戏啊,因为朱元璋就算是统一了南方大元,朝廷还在元大都呢,还是首都,不取首都始终不能一统天下,所以朱元璋就派兵北伐中原.他的重要目标就是占领元大都,也就是今天 ...
-
朱元璋25万精锐直抵幽燕,把蒙古人赶回漠北,历史上最成功的北伐
在古代,存在着两种经济属性完全不同的民族,一个农耕民族,一个是游牧民族.农耕民族一般被认为是比较先进的文明,而游牧民族的文明程度比较落后.农耕民族经济发达,一般是传统的自然经济,能自给自足,一般是内向 ...
-
真正百战百胜的名将——元末军事家察罕帖木儿
"百战百胜"这个词是经常被人们用来形容历史上那些著名军事家的业绩的.然而,真正能做到百战百胜,那又几乎是不可能的.从不打败仗的将军,即便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屈指可数的.不过,这样的 ...
-
为消灭王保保,朱元璋派徐达领兵远征漠北,却在岭北遭遇重挫
明朝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正月,朱元璋在武楼与诸将讨论边防. 徐达认为王保保是威胁北方边防安全的主要敌人,请命率军消灭王保保,"王保保出没边境,今复遁居和林,臣愿鼓率将士以剿绝之&quo ...
-
朱元璋派徐达攻取庆阳
朱元璋派徐达攻取庆阳
-
朱元璋派徐达攻取河南、潼关,进逼大都,元顺帝仓皇北逃
占领山东后,按照北伐战略,徐达率军从山东进军河南. 朱元璋在应天调兵遣将,全力支持北伐,不仅令康茂才领兵北上到济南跟随徐达北伐,以增强北伐军的兵力:而且,令汤和返回明州,督造海船,为北伐军运送粮草. ...
-
朱元璋派徐达攻打王保保,双方在沈儿峪交战,王保保惨败
王保保趁着明朝军队返回南方,西北边境兵力空虚之际,从甘肃带兵突袭兰州. 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正月初三,为解决王保保的威胁,朱元璋再次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率军返回西北,攻打王保保. 朱元璋没 ...
-
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攻关陇地区,与元平章李思齐交锋战况如何?
平定山西后,朱元璋下一步的目标是夺取关陇地区. 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正月十二,徐达派薛显.韩政率兵攻取桃花.蚁尖等山寨. 正月二十七,薛显攻克潞州桃花寨.彰德林虑州西北二十余里 可是蚁尖山寨 ...
-
元顺帝令王保保攻大都,朱元璋派徐达取山西,双方交战结果如何?
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七月二十七,徐达率军攻克通州,次日元顺帝仓皇北逃,八月初,朱元璋的北伐军攻入大都,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 朱元璋下令改大都为北平府. 元顺帝带着蒙古贵族逃到了上都开平,由 ...
-
杭州、绍兴等地不战而降,朱元璋派徐达以锁城法围困张士诚的都城
元至正二十六(元1366年)十一月初六,张士诚的湖州守将李伯昇.张天骐被迫投降,朱元璋的军队占领湖州. 十一月十一,徐达统兵北上,向张士诚的都城平江(今江苏苏州)进发:大军行至南浔,张士诚的元帅王胜投 ...
-
朱元璋派傅友德、沐英、蓝玉平定云南,然后令沐英统兵镇守
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傅友德.沐英.蓝玉奉命进军云南,年底进逼曲靖. 傅友德采纳沐英的建议,挥师疾进,不料行至离曲靖数里的地方,突然天降大雾. 明军穿雾而行,到达曲靖附近的白石江. 一会儿 ...
-
朱元璋派汤和、傅友德等人统兵平定四川
随着徐达.李文忠.冯胜等人对北元的战事暂告一段落,明军已从东面.北面围住了明玉珍建立的大夏国,而明升的主动出击也为明朝提供了发兵的理由,于是朱元璋决定出兵平定四川. 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正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