捋一捋八王之乱||~36~系狗系尾(四)

(0)

相关推荐

  • 激荡四百年:司马伦使出连环计,借司马遹之死反杀贾南风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6篇 不过,率先站出来为司马遹讨公道的并非什么重臣,而是两个小人物,右卫督司马雅和常从督许超,他们都曾在东宫任职. 由此观之,司马遹并非十足的奸恶之徒 ...

  • 西晋初年的著名大臣张华,被残忍地杀害了,...

    西晋初年的著名大臣张华,被残忍地杀害了,连同他的父族.母族.妻族三族亲属,也一同被斩,一个不留.但是,朝野上下却没有一个人为他申冤辩解,可悲可叹! 他是君子典范,为什么死于小人之手?他的故事,让人扼腕 ...

  • 激荡四百年:司马伦滥政氐羌叛乱,公报私仇周处含冤而死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2篇 元康元年(公元291年)九月,梁王司马肜被征召回京担任卫将军.录尚书事,接替他担任征西大将军的是赵王司马伦. 司马伦,司马懿第九子,也是他最小的 ...

  • 在司马冏逮捕贾南风的同时,用“诏书”召见...

    在司马冏逮捕贾南风的同时,用"诏书"召见贾谧,将要杀死他,贾谧挣脱武士们的包围,狂奔到西面的大钟之下,大声哀叫:"姨妈,救我!"武士追及,砍下了他的人头. 等贾 ...

  • 引起“八王之乱”的“丑后”贾南风,倒台时有过怎样的疯狂举动?

    贾南风站在上阁狭窄的顶部,转了几个圈,一颗心狂跳不止.忽然,她看到太极殿东堂大门打开,众兵士抬着痴帝的座辇,拥他坐在殿外空地上. "陛下,您自己皇后如今有难!贼人矫诏要废掉我,您说句话吧,让 ...

  • 读通鉴(169)天人之理既绝,大乱将作

    读通鉴(169)天人之理既绝,大乱将作 元康二年壬子,公元292年 春,二月,己酉,老杨太后卒于金墉城.这时,太后尚有侍御十余人,贾皇后全都夺走,绝膳八日而卒.贾皇后恐怕太后有灵,或会诉冤于先帝,于是 ...

  • 智有余而义不足——张华的故事

    儒家重视智慧,但强调智慧必须与仁义和勇敢圆融结合.勇有余而智慧不足,智有余而仁义不足,都容易败事.西晋名儒名臣张华,就是智慧有余而仁义不足的典型.   张华字茂先.范阳郡方城县人,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晋惠帝

    司马炎去世. 太子司马衷即位,就是晋惠帝. 司马炎曾经想找司马亮辅佐太子,此时司马亮害怕杨骏,不敢来吊唁司马炎. 有人说司马亮要讨伐杨骏,杨骏也很害怕,告诉太后和晋惠帝,想让石鉴.张劭出兵讨伐司马亮. ...

  • 激荡四百年:司马允大战司马伦,一个神奇逆转惊呆了所有人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7篇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司马伦深刻领会到了这句话的精神.他要快意恩仇,杀掉当年每一个和他作对的人. 于是,曾反对他出任尚书令的张华和裴頠,以及曾在关 ...

  • 读通鉴(171)一时智力取得短暂的优势

    优势习惯(传统)有三个特征: 一是决策行动具备基础的,有价值的,可辩识的特征: 二是依靠民众(众人)的力量,而不是误认为自己的智力(主动管理)是万能的: 三是德性力量影响范围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