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缠论理论中的疑点和难点!(新手必须看)
关于疑点和难点,我们一个个来!
基本知识的一些技巧1、走势终完美
3买/卖出现,中枢就完美了,3买/卖不出现,中枢震荡中,这是规定,没办法。
新线段破坏掉前线段,前线段就完美了。
新走势定型,前走势完美。(走势与线段是一回事,在小级别看是走势,在大级别看就是线段。)
等到终完美,水已过三秋,
一切靠你的预判能力,在走势中寻找蛛丝马迹。


背驰





分型的宏观与微观



这部分,正好理解自相似、自同构,也基本说明缠论的实质和用法。
K线组合、分型、笔线段、走势,是价格波动在不同显微镜下的表现形式。
大级别上看到的分型,其内部小级别是走势。

A、关于笔的定义
我们已经知道,一笔内部是一个次次级别走势(70%的情况),或一个次次次级别走势(30%的情况).日线图看到的一笔,5分钟图上看到的是走势,有时候是1分钟图上看到的走势。以此类推。
一笔是将走势高低点相连,而对于其内部波动结构忽略不看。这是一种数学理想化建模。
同样的一笔,内部波动千差万别。
一笔至少7根K线,这无形中加进了时间因素。
一笔的定义要求有延续幅度,NN型的走势被排除在笔定义之外,但NN型的走势往往有重要意义。
小结:笔是一个记号,这个记号设定一个便于简化操作的走势标准,不符合这个标准的走势视为未完成,等它继续完成达到标准。这个设定因为含有时间跨度设定和不考虑走势内部结构,有时候会忽略掉某些有市场意义的走势信号。
B、笔的应用
缠论最早是在不同层次的时间图上看各级别走势。然后引进数学递归:设定一个最小时间图表上的走势为F0,进而递归出各级别走势。
缠在问答中也说,递归出来的走势与大级别时间图上看到的走势有差别是必然的。别小看这句话,正说明市场的混沌特性,缠师可没兴趣强调这些。
这个数学递归的定义是完美的。但是,递归过程中,时间图表上的一个走势如何才算完成,没有量化标准,是经验性的,这如同学手艺,是个困难而且模糊的问题。
缠论在定义笔以后,就有了以小级别时间图表上的笔定义为F0,这样,走势递归的F0值就有了标准量化。
缠论是在1分钟图表上划分线段作为最小级别,也就是F0。因为他说这个级别的笔不稳定。
缠论在笔定义前后的划分标准是不同,我个人偏好笔定义前的划分,有非常好的市场意义。笔定义后的划分,虽然形式标准,但有些细节被忽略掉了。
缠论也将笔用在大级别图表分析上,这是个好的应用。
用在日线图表上,等同于在作5F级别的分析。这个级别的背驰,买点比大多数人好多了去,只输时间不输钱。
用在周线图表上,等同于在作30F级别的分析。这个级别的背驰,买点基本是大牛市。
这个级别意义一定要理清。
C、走势递归
我们都比较期待走势递归。是啊,从一个F0走势,逐级递归出各级走势,我们的操作节奏会有多么美妙,流口水啊。。。。。
问题是,我们如何在递归时确定当下走势的完美呢?
有时候一个线段就完美,有时候是一个标准走势完美,还有时候是一个标准走势后震荡一番才完美。更有时候怎样看走势都基本完美了,还会虚晃一枪后才实际完美。
有的时候走势背驰后完美,更有时候看不到背驰走势也完美了。
走势就像人的体型,高矮胖瘦、男女老少应有尽有,呵呵。
走势递归对初学者而言,就是被整晕的过程。不过,不要被我吓着了,我被整晕,也许你不一定被整晕。
本人对于递归,正在努力学习中。本人在历史图表上,对走势级别的递归能跟你说个头头是道,对当下如何递归,只有一头雾水。呵呵!向左看,一目了然。向右看,心中茫然。。。
递归的学习,本人下面谈点不成熟的经验,希望大家在这方面有更深入的研究。
1、将缠论的课程里那些大盘走势划分,记录到坐标纸上,直观体验走势递归。我是20点1毫米的比例。
2、将F0记录到坐标纸上(其实初学者可用5分钟的笔作为F0,在这类小级别上,与1分钟线段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在这张图上,还要继续标示30分钟笔、日线笔、直到周线笔,这会帮助你理解级别的生长。
我个人认为,日线、周线这类时间本身是有意义的,日线笔、周线笔也许更能代表走势的性质。
D、节奏
缠论技术最主要也是最精华部分是级别递归中的操作节奏。最糟糕部分有二:1、从不正面阐述市场的不确定性。2、对大小级别的性质不加区分。是的,大小级别的数学模式也许一样,但其物理性质可就大大不同了。
从最小级别递归,是建立心理逻辑的需要,也是操盘手必备的技术。
就散户操作逻辑而言,缠论课程中均线之吻喝茅台那节奏就足够用了。
实际上,操作逻辑我们已经有许多种办法:
1、缠论课程中均线之吻喝茅台那办法。
2、30F的1买,30F的上笔中,5F下笔完美点的买入节奏,30F的1卖。
3、(60,130)均线组的上行态势中,(12,26)均线之吻的买入节奏或下笔完美点的买入节奏,300线指示更高级别。这里再推荐一个指标:瀑布线,主要设定(9,13),(24,65)2组参数,对应2组均线的性质,126线指示更高级别。瀑布线直观上更流畅。
顺着节奏,那是印钞。与节奏脱节,自然是割肉了。
E、大级别与小级别
小级别生长出大级别,大级别影响着甚至可以说是控制着小级别的生长和转折,两者之间是辩证的逻辑关系。
操作者对大级别框架,心理一定要有个谱。
对历史走势,看日线图即可,一段段5F走势是一目了然的,然后标上周线笔,递归30F走势,大级别框架也就有了谱。
然后实战中,观察小级别的生长,找到操作节奏。
F、初值F0
初值F0可以有哪些设定,不同的初值F0的设定对走势递归的影响,都是未知的研究课题。
本人试验以达到一定波动幅度的走势为一笔,这符合人的操作习惯(也就是用ZIG函数)。发现很有意思,2买、3买的指示相当棒。但1买指示不出来,因为走势在最末的背驰发生时,幅度都比较小,画不出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