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开展教研活动

摘 要:教研活动是教师教学活动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教学的另一种重要形式。没有教研,就没有创新的教学方法;没有教研,就难以有教师的专业成长;没有教研,也难以有出色的教学成绩。基于以上几点,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深知教研活动的重要性。而如何有效开展教研活动,使之行之有效,笔者认为,当从育人者教研心态,教研内容,教研形式等方面入手,使教研活动能真正达到最大效果。

关键词:教研活动;有效;方法

教研活动,是指教学研究活动,它是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目的,把教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并与同组老师合作进行研究的一种活动。

教研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所以,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应该放在教师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实施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来。

如何有效开展教研活动,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 转变教师对教研活动的认识,是有效开展教研活动的前提

教研首先应具有全员性。当今,教师除了要具备教书育人的能力外,还应具备另一个重要能力,即教育科研的能力,这是时代赋予老师们的要求。一个教师,假使没有教研意识,没有教研能力,就意味着没有创新意识和工作潜能,也就意味着难以跟上新课程的步伐。所以,教研活动的参加对象是教研组全体老师。但不少一线的教师认为,教研是专家的事,是名师的事,是教研员的事,我能教好书就完成了本职工作了。还有一些教师认为搞教研会浪费很多时间,对教学帮助不大,或者是,名家的教研成果不错,我直接拿来使用就好,至于要亲力亲为去搞教研,就不大可能。正是这些思想,使教研活动很难在教研组里全面地有效铺展开来,不少学校的教研活动的内容仅局限于常规工作,无论是课题研究还是公开课,都是带着应付式的心态去完成,根本谈不上教研。因为,真正的教研是一种研究行为,是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不是流于形式的走过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原因在于,相当一部分中学的教师所从事的教学工作与要求开展的教研工作,两者之间没有形成交集,无法形成共鸣,教师从而产生了“教研无用论”。

所以,要想真正有效开展教研活动,首先要端正一线教师教研态度,激发一线教师对教研的热情,使每个教师实现由“授课型”到“研究型”的过渡,充分挖掘出一线教师的教研潜能,使教研活动真正展开。

二、精心筛选教研内容,是有效开展教研活动的根本

组织好一次有价值的教研活动,关键是要提出一个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有价值的研讨主题。因此,在教研活动召开前,教研组长需提前与组里老师沟通,做好基本的问题调查摸底工作,了解教师在从教过程中遇到的具有普遍性的、典型性的问题,并将问题进行对比筛选,选择最可行的问题进行教研。因而,提出一个典型的、值得谈论的问题是教研活动有效的关键,它从根本上决定了教研活动能否有效地开展。比如当下农村中学学生的语文普遍较弱,从失分情况看,涉及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书写能力等多方因素,在这诸多因素中,老师们共同的感受是农村中学生卷面的美观度与市里学生相差甚远,而相对于其他几个问题,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书写能力是一个可操作性较强、见效较快的问题,如果以此为教研活动内容,将会得到全组老师的支持与参与。

对于基层教师来说,教研活动的内容只有能够提高他们专业成长需要、能够解决他们教学中困惑的,才能激发出教师内在的主动学习、参与的动机和欲望,才能让他们感受到专业成长、实现教师价值的乐趣。从这个层面而言,教研内容的决策权要交给一线教师。

三、选择恰当的教研形式,是有效开展教研活动的保障

在明确研讨的问题后,选择怎样的教研形式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此情况下,教研组需开展教研会议,大家集思广益,就问题解决的方法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并形成一个系统的实施方案,确保下阶段教研活动的有序开展,因此,教研活动要探讨的问题宜精不宜多,一学期能解决一至两个典型问题即可。如何选择教研活动形式呢?这和需解决的问题有密切关联,通常情况下,教研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 集體备课

集体备课可充分利用集体智慧,群策群力,促进整体协作,它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教研形式。

(二)公开课教学

公开课教学活动是学校教研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它的主要作用是在教学中真正起到示范作用。通过上课、说课和评课达到教师们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 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教研工作中的一项最系统、最能表现教研主体性的一种教研活动。它要求用教育科研的态度和方法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易见成效。

(四) 其他活动形式

除上述三种主要形式外,还有如:教师各项技能大赛,兄弟校经验交流活动,名师观摩活动;听专家讲座,学情分析交流等等。

教研活动形式众多,选择什么样的教研形式,首先要考虑该形式是否能够有效地解决教研的关键问题;然后根据教研需要比较不同形式存在的利弊,选择有利于实现目标的形式,让形式最大限度服务内容。

最后还需一提的是:教研离不开反思,某一主题的教学研究告一段落之后,教师在自我比较、教师互评、个人反思中找到研究的生长点,在下一阶段时间里对研究专题进行深入解剖,在相关教育理论的支撑下,对资料进行整合、加工,形成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案例研究,从而使教研活动上升到一种理论指导。

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开放、民主、科学的探索过程。只要肯专研,人人可成名师,很多名师就是通过教研活动造就出来的。一线教师完全可以通过教研活动来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潜心专研,最后成为令人瞩目的教育大咖。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

作者简介:

邹海英,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就南中学。

(0)

相关推荐

  • 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沉默寡言”,问题出在哪儿

    吴维煊 教研活动是学校最重要的活动.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是学校重要的工作内容:参加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学习与培训方式.基于此,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校及学科教研组,都制定 ...

  • 如何有效开展教研活动

    如何有效开展教研活动 作者:bx 来源:教师身边事 点击:2968次 评论:0条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如果有五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着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舞, ...

  • 浅谈开展中学科技活动的几点做法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  胡爽 摘要:以基层科技工作者的视角,阐述了教师在组织日常科技活动过程中应采取的态度和方式,围绕"鼓励学生探究"."积极反馈学生研究成果&qu ...

  • 浅谈中职学校活动理念

    任教以来,一直担任校团委副书记一职.主要负责学校活动这一块.经验谈不上,但就这些年的工作心得,我来谈谈我对中职学校活动开展的一些看法. 众所周知,学校活动可以不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我非常赞同唐光锐校 ...

  • 浅谈如何有效提高中重度智障学生的运动康复能力

    浅谈如何有效提高中重度智障学生的运动康复能力 张粉娟 乾县特殊教育学校 中重度智障学生由于智力残疾程度较重,他们运动和身体协调性都比较差.对于他们来说,最迫切的是如何提高运动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以便能 ...

  • 浅谈如何有效的防止超顺磁性纳米材料的团聚

    纳米粒子的聚集是热力学自发过程.任何微粒之间都有相互吸引以减小表面积的趋势,而它的逆过程是熵值减小的,必须在外界给予足够能量的情况下才能发生.如果是在聚集后加入保护剂,而没有其他给予能量的因素的话,仅 ...

  • 韩丽:浅谈活动近体原则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发<幸福>教育科学版12月出刊,                浅谈活动近体原则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高级中学   韩丽  邮编:124100 摘要:语言是人与人交 ...

  • 浅谈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军事活动的影响

    回顾2020年,新冠肺炎始终是绕不过去的话题,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对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构成直接威胁,而且还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从宏观的角度看,世界局势的发展,全球地缘战略的变动,也都 ...

  • 【走进康达】浅谈湖南康达自愿戒毒中心康复活动

    一.什么是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更具体地说,康复医学是为了康复的目的而应用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和评估. ...

  • 浅谈如何开展历史综合实践活动(发表于苏州大学《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内容摘要] 与传统课程不同,历史综合实践活动没有统一.固定的教材.如何有效开展历史综合综合实践活动成了当前许多历史教师探讨的话题.本文依据该课程在内容上具有开放性.过程中具有生成性.形式上具有自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