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理记】谢良佐:天,理也;人,亦理也
相关推荐
-
孔子曾拜程本为师:
孔子曾拜程本为师: 程子,原名程本,字子华,春秋时期邢地中丘人(现邢台市内丘县人),先秦诸子百家之一,著名哲学家. 相传,孔子与程子在城北马峰岗前的七里桥相遇,坐在路边的野荆上谈论起学问来,越谈越投机 ...
-
谢良佐与上蔡书院
按:在台州学院搜集资料时,遇到了北宋谢良佐先生,想不到谢先生与台州有如此渊源,问身边的人,大家均不知悉,正好前阶段在翻看朱熹<近思录>,看到谢先生竟如此亲切.于是去翻找各种资料,只为多搜集 ...
-
应城赋
永州 王万荣 应候①封地,瑞相照应:鄂中明珠,紫气临城.拥八斗之才而登山,有栀子之貌于羞花:饮大富之水而健体,竖文峰之塔于描图:入五龙之寺而心静,扇蒲叶之情于骚动:建园林之城而康居,扬文旅之帆于远航. ...
-
【觅理记】张载: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上)
宋代理学有分为濂.洛.关.闽四大派,这应当是从地域上的分法.濂指的是濂溪,故濂学的创始人是周敦颐:洛指的是洛阳,因为二程长期在这里讲学:关指的是关中,这是张载的主要讲学之地:而闽指的是福建,这是因为 ...
-
【觅画记】崔子忠:笔墨亦佳,宜与老莲分席也(下)
在明嘉靖.隆庆间,崔子忠的先人在朝中做高官,后来崔家就定居在了北京,原本崔家很有钱,但因万历年间皇帝喜欢珍稀珠宝,宦官到处搜刮民财,影响到崔家,就渐渐衰落了下来.到崔子忠时代,家里已经十分贫困,然而崔 ...
-
【觅史记】令狐德棻:《周书》叙事,繁简得宜,文笔亦极简劲(上)
令狐德棻是唐初著名的史学家,他不仅主修了<周书>,其实唐初所修八史都是在他的建议下得以实施者.而唐初朝廷对文献的搜集也同样是他提出的建议,此事见载于<旧唐书>中:"时 ...
-
【觅史记】房玄龄:叙事虽烦猥无刊剪之功,然成败得失之际,十亦得七八(上)
关于<晋书>的概况,白寿彝主编的<中国史学史>中称:"<晋书>记事,起于泰始元年(265年),迄予元熙二年(420年),含两晋4帝.东晋11帝共156年史 ...
-
【觅史记】马端临《文献通考》:隐居著书,宋、元史皆不为立传,他著述亦无闻,而是书特足千古(上)
马端临的代表作<文献通考>与唐杜佑所撰<通典>及宋郑樵所撰<通志>,被后世并称为"三通".到了清代,又出了三部续此三书之作:<续通典> ...
-
【觅史记】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陈垣氏之研究方法,则超脱支那学者之弊窦而为科学的者也(上)
在中国现代史学史上,陈垣先生与陈寅恪先生并称为二陈,两人均为史学研究大家,而陈垣在中国史学研究方面有多个开创性的成果.他研究史学的方法,被当代学者总结为"考史.论史.述史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 ...
-
【觅史记】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世称颜师古为《汉书》功臣,吾谓胡三省亦《通鉴》功臣也(上)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刊行之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反响,然而该书涉及的历史史实颇为丰富,故不作注难有人能够通读此书.此后有刘安世所撰<资治通鉴音义>十卷,但此书已失传,之后有蜀人史 ...
-
【觅画记】陈衡恪:现代美术界,可称第一人(上)
陈衡恪字师曾,以字行.关于他在中国美术史上所作出的贡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池瑜在<陈师曾中国画进步论之意义>中称:"陈师曾(1876-1923)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一位杰出的画 ...
-
「觅画记」陈衡恪:现代美术界,可称第一人(上)
陈衡恪字师曾,以字行.关于他在中国美术史上所作出的贡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池瑜在<陈师曾中国画进步论之意义>中称:"陈师曾(1876-1923)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一位杰出的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