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史记】房玄龄:叙事虽烦猥无刊剪之功,然成败得失之际,十亦得七八(上)
相关推荐
-
唐太宗李世民废立太子风波:表面君臣和睦,实际暗流汹涌
大部分人都认为唐太宗李世民为了避免玄武门之变骨肉相残的悲剧重演,才否掉了魏王李泰,转而立最为平庸的李治为太子.不过事情可没那么简单,这背后其实是三股势力明争暗斗角逐出来的结果. 第一股势力:太子党 第 ...
-
陈寿与房玄龄
陈寿(233-297)自己花钱编<三国志>,房玄龄(579-648)国家花钱主编<晋书>.<三国志>有诸葛亮传,晋书有陈寿传.陈.房两人隔了两晋南北朝三百多年,但却 ...
-
【郁氏文化】yesuo聊历史||史官的职责
郁氏文化 说到史官,大家肯定会想到司马迁和他的<史记>.史官,顾名思义就是编撰前朝史料.记录本朝史实的官员,后来专门分史馆史官和起居注史官. 不要小看一个史官,虽然权力没有其他官员大,但关 ...
-
【觅史记】黄宗羲:公所著有《明儒学案》六十二卷,有明三百年儒林之薮也(上)
黄宗羲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关于他的定位,骆兆平在<黄宗羲和续钞堂藏书>一文中称:"黄宗羲是明末清初时期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也是著名的藏书家.黄 ...
-
「觅史记」黄宗羲:公所著有《明儒学案》六十二卷(上)韦力撰
黄宗羲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关于他的定位,骆兆平在<黄宗羲和续钞堂藏书>一文中称:"黄宗羲是明末清初时期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也是著名的藏书家.黄 ...
-
【觅史记】令狐德棻:《周书》叙事,繁简得宜,文笔亦极简劲(上)
令狐德棻是唐初著名的史学家,他不仅主修了<周书>,其实唐初所修八史都是在他的建议下得以实施者.而唐初朝廷对文献的搜集也同样是他提出的建议,此事见载于<旧唐书>中:"时 ...
-
【觅史记】司马迁《史记》:贯穿古今,奠史学万祀之基,炜然有其永存之辉光,自古迄今(上)
司马迁所撰<史记>为我国第一部正史,同时<史记>一书又是中国史学的最高峰.虽然说在<史记>之前中国也有史书存在,然此前的这类撰述不属于后世所认定的正史,这正如内藤湖 ...
-
【觅史记】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焉(下)
然而不少的人却更喜欢通史而反对断代史,宋郑樵在<通志·总序>中就本持这样的观念:"是致周秦不相因,古今成间隔,自高祖至武帝凡六世之前尽窃迁书,不以为惭.自昭帝至平帝凡六世资于贾逵 ...
-
【觅史记】魏收《魏书》:婉而有则,繁而不芜(上)
<魏书>凡一百三十卷,为二十四史之一,其内容记述了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登国元年(386)到西魏恭帝拓跋廓二年(555),计一百七十年的历史,其中包括了东魏史.该书由平原王高隆署总临之名,其实总 ...
-
「觅史记」崔鸿《十六国春秋》:已佚再现,真赝互见(下)韦力撰
崔鸿家族原本居于河北清河郡,他的曾祖崔旷早年跟随南燕主慕容德南渡黄河,迁居于青州.崔鸿的祖父崔灵延在宋孝武帝时,任龙骧将军.长广太守,授封关内侯.孝文帝太和二十年,北魏征南大将军慕容白曜平定三齐,崔灵 ...
-
「觅史记」魏收《魏书》:婉而有则,繁而不芜(下)韦力撰
也许是皇帝的承诺使得魏收敢于放胆书写,在那时,史料留下来比较充分,使得魏收有三年时间就撰写出<魏书>一百三十卷.那么魏收在撰写魏史时是否真的那么狂妄,可以任意地褒贬他人呢?为此,<北 ...
-
「觅史记」马骕《绎史》:上古三代,创新体例(上)韦力撰
马骕字宛斯,一字聪御,山东邹平县孙镇人,为清代著名的史学家,他专注研究夏.商.周三代史实,故王世贞在<池北偶谈>中赞誉马骕说:"书颇为精博,时人称马三代. 关于马骕年轻时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