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首谈港片困境,瞧不起内陆演员,让他们失去了最大的机遇
不知从何时起,垄断影院和电视剧的香港作品就逐渐从内陆荧屏消失,取而代之几乎都是内陆综艺和众多内陆演员主演的电视剧,而香港演员除了少部分早期就进入内陆娱乐圈发展的几位,其他演员连露面的机会都很少,于是就有港片落寞的说法,而近日,香港导演王晶在采访中也首次直面了这个问题,并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在采访中,王晶用“自己作死”来形容香港众多影视公司,表示如今香港电影最艰难的时刻,完全是他们一手造成的,香港电影在辉煌时将目光只放在香港,东南亚,却忽视了内陆庞大的市场,导致香港电影失去了最大机会,等到想进军内陆市场,却发现内陆市场早就出现众多强大的电影公司,港片已经没有太多的机会。

其实香港电影能够快速发展,主要优势就是自身的经济条件好,在国际上拥有较高知名度,同时期的内陆还处于解决温饱问题,能有闲钱去看电影的非常少,再加上很多内陆演员跑去香港寻求机会,让香港娱乐圈的人都觉得高人一等,对内陆演员也没给好脸色。

从港片崛起,到2000年为止,内陆演员前后有数百人前往香港发展,但真正能够在影片中得到重要角色的几乎没有,80后,90后印象中出现过的只有一位李连杰,就连如今靠《战狼2》成大导演的吴京,在2000年时还只能获得一位连台词都不能给的反派,只是那些瞧不起吴京的人也没有想到“今日你对我爱答不理,明日我让你高攀不起”这件事还发生了。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提升,周六周日都去看电影也不算什么事,让内陆电影的发展快速发展,电影票房破亿已经不算什么,超过10亿才勉强算质量达标,不到20亿都称不上好作品,这个时期的港片却陷入了困境。

王晶也说出了港片的另一个困境,香港演员后继无人,整个香港影视业能够支撑一部作品的只有老演员,40岁以下的演员都很少能够以堪大用,前段时间被官宣要拍《寻秦记2》找来的演员都是头带白丝的老演员,至于香港年轻一代演员,论人气不如内陆小鲜肉,论颜值更不行,在内陆完全找不到市场。

港片制作公司不是没想过邀请内陆一线明星来拍戏,但片酬太高了,如果一开始就将主要精力放在内陆市场,取得成功后,那点片酬根本不是大事,而如今港片只能看着内陆影片动不动取得几十亿的票房后悔。

如今的香港娱乐圈,一直都只能用情怀来炒作,网友只要静下心来仔细回想,就会发现至少已经十多年没有看过港片了,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更尴尬的是在近期已经曝光众多香港老演员在内陆某商场,某超市商演,如吴启华,罗嘉良,连这些香港电视剧一哥都沦落至此,可见香港娱乐圈是真快不行了。

如果当初没有将目光放在日韩,泰国等地,以香港影视公司的实力,绝对能在内陆分一杯羹,可惜他们错过了最大的机遇,而世上也没有后悔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