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山八友汪野亭陶瓷世家
相关推荐
-
美不胜收: 景德镇薄胎碗
薄胎瓷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薄胎碗又是其中的主要品种.其他品种则有皮灯.酒杯.花瓶等.薄胎陶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黑陶时代,那时我们的先人就会制作薄如蛋壳的黑陶酒杯. 景德镇的薄胎瓷在元代即 ...
-
缘来如“瓷”——陶瓷艺术展将于明日开幕!一场精美绝伦的艺术盛宴诚邀您的到来!
第三届中福"缘来如瓷" 陶瓷艺术展 "缘来如瓷"陶瓷艺术展已在上海中福古玩城的金色大厅中成功举办了两届,本次展会将汇集张松茂.徐亚凤.张景辉.周明.汪春麟.汪涌 ...
-
赵惠民和他的“赵氏美女”们
景德镇瓷画界名家众多,而画有所长,且艺品高尚者方能享誉瓷坛,名传千古. 赵惠民,是现当代仕女瓷画的代表,尤其是风靡全球的"红楼梦十二金钗"系列艺术彩盘,让精于仕女瓷绘的他一鸣天下, ...
-
陆如陶瓷世家
(一)--陆云山艺术精神之传承 陆云山(1901年-1974年) <景德镇陶瓷词典>这样记载我的父亲陆云山: 陆云山(1901-1974),近现代景德镇瓷画名家.陆氏"陶瓷世家& ...
-
国家记忆 红色官窑
国家记忆 红色官窑 红色官窑瓷是指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计划经济时期的景德镇陶瓷.经历了 ...
-
王大凡瓷板画的鉴别与投资
1922年,王大凡参与"瓷业美术研究社".l924年,研究社惨遭军阀掠夺离散;不久,年仅39岁的汪晓棠撒手人寰.王大凡痛失恩师后,没有消沉,而是持续发奋.勤练技艺.博学多才,由此奠 ...
-
转发 微博 Qzone 微信 “珠山八友”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历史地位
景德镇陶瓷从东汉到民国约l700余年,可谓汇集了天下的能工巧匠.景德镇陶瓷之所以集天下陶瓷艺术之大成,就是历朝历代的能工巧匠.陶瓷名人对陶瓷及陶瓷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推动了景德镇陶瓷的发展 ...
-
景德镇珠山八友诞生历程
珠山八友能成为景德镇陶瓷行业的丰碑,在于该组织,在陶瓷领域的贡献大,存续时间长.珠山八友就是月圆会,开创者-王大凡.1928年建立,到新中国建立,对景德镇陶瓷行业产生了半个世纪的影响.那么珠山八友是哪 ...
-
珠山八友人物介绍
[手机版] 1.毕伯涛 珠山八友 毕伯涛毕伯涛,1886年一1962年,号黄山樵子,安徽歙县人,清末秀才 .在景德镇陶瓷绘画界以金石.诗.书.画傲视瓷坛,毕伯涛的绘画艺术来源于清代画家新罗山人.--[ ...
-
珠山八友-王大凡
王大凡早年的人物画多是富贵寿考.伏虎罗汉.八仙图等,晚年的人物画以木兰从军.闻鸡起舞.岳母刺字等内容为多,注重作品的时代性.模仿品以其20世纪30.40年代的人物画为多,也有少量50.60年代的作品. ...
-
珠山八友-王步
王步(1898--1968),字仁元,号竹溪,晚年所作青花瓷及中国画常署"陶青老人",江西丰城县人.从一九零七年来到景德镇至一九六八年病逝,从事陶瓷美术工作长达六十余年,生平创作釉 ...
-
珠山八友瓷板画—你知道多少?
板画是瓷亦是画,它是陶瓷工艺摆脱纯工艺,融入文人绘画而形成的陶瓷新门类.与纸帛等材质的绘画作品相比,瓷板画具有独特的细腻质感,其平整光洁的形式更显出高雅纯净. 收藏界认为,瓷板画最早可追溯到秦汉,而真 ...
-
珠山八友—毕伯涛人物肖像瓷板画赏析
毕伯涛 男,(1886年-1961年),名达,字伯涛,号黄山樵子,祖籍安徽省歙县,寄居江西省波阳县.祖父在江西饶州府(清时称鄱阳为饶州)开钱庄,家庭富裕,饱读诗书,"珠山八友"之一 ...
-
珠山八友瓷板画常见落款印章真品图片
珠山八友当时的名称是"月圆会",就是御窑厂停烧以後部份流落到民间的粉彩和瓷版画的高手.这里的"八友"分 别是: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毕伯涛.何许人.程意 ...
-
一篇文章帮你读懂:珠山八友十人瓷板画绘画特点有什么不同
如果说清末的文人画师以浅洚彩开创了文人瓷画的先河,那么民初的文人画师则以新粉彩的形式将文人瓷画演绎到几近极致的境界.清末民初的文人瓷画大师将同为国粹的中国书画和陶瓷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别开生面,意义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