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重剂应用探讨

(0)

相关推荐

  • 寒热虚实辨

    近几日收治了一位腹痛的患者,病程半年余,半年里一直辗转多处,服中药治疗,且辩证均为脾胃虚寒,处方也多为附桂姜之类,查其舌脉为,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象中取虚软,易疲劳,无畏寒,腹部触诊无硬痛.分析:舌 ...

  • 老中医讲透舌诊之常见舌象红舌、绛舌高清图谱解说(二)

    望舌的颜色之红舌.绛舌舌象高清图谱解说 老中医手把手教会你如何通过观察舌头变化,有病早知道,这些都是本人几十年的临证经验总结,舌图大多来自临证病人,也有部分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前面我们 ...

  • 水肿解忧思路:宣肺清热、健脾化湿、温肾助阳、活血祛瘀

    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也是临床和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小小的水肿,背后的机理却并不简单. 中医学认为,水肿是溺毒证的一种,而肺失宣降, ...

  • 黄芪重剂应用探讨

    中国中医药报2010-12-24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经过适当配伍,黄芪可广泛用于各种虚证及虚实夹杂诸证,具有益气升提.补气活血.收口敛疮之功,不论是内科.外科或妇儿等科疾病,都可 ...

  • 仝小林:石膏重剂应用探讨

    ●<伤寒论>白虎汤四大证--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自然是石膏的使用指征.除此之外,其他疾病,无论病属外感内伤,均有用到石膏的机会. ●张锡纯认为,除收湿敛疮止血宜煅石膏外用之外,其他情 ...

  • 石膏重剂应用探讨

    石膏重剂应用探讨 ●<伤寒论>白虎汤四大证--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自然是石膏的使用指征.除此之外,其他疾病,无论病属外感内伤,均有用到石膏的机会. ●张锡纯认为,除收湿敛疮止血宜煅石 ...

  • 细辛重剂应用探讨

    细辛重剂应用探讨 ●细辛作丸散剂直接吞服,应牢记"细辛不过钱",以确保用药安全:入汤剂时则无此限制,可加大剂量,但宜久煎,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还可采取煎浓汁少量频服的方法. ...

  • 柴胡重剂应用探讨

    柴胡重剂应用探讨 ●叶天士有"柴胡劫肝阴"一说,影响颇大,现临床用量多在6-12克左右.笔者临床上遇到发热患者,上述剂量则难以奏效.笔者应用柴胡作为和解退热药时,一般用量在30克左 ...

  • 附子重剂应用探讨

    中国中医药报2010-12-01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属于阳虚阴寒偏盛,寒邪痹阻经络,直犯脏腑等阴寒重证痛证:或寒湿内困胶结不化,痹阻经隧关节,经久难除等寒湿痹证:或大热伤阳耗阴, ...

  • 『名医经验』熟地黄重剂应用探讨

    ●熟地黄主滋阴养血,善补真阴,可治疗诸劳虚损,阴虚阳虚俱可应用.依张景岳之言,则对于外感表证.呕吐.泄泻.痢疾.水气.痰饮.肿胀.反胃等病皆可应用. ●今人不敢用大剂量熟地黄,恐其滋腻碍胃,殊不知对于 ...

  • 熟地黄重剂应用探讨

    中国中医药报2010-12-03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熟地黄主滋阴养血,善补真阴,可治疗诸劳虚损,阴虚阳虚俱可应用.依张景岳之言,则对于外感表证.呕吐.泄泻.痢疾.水气.痰饮.肿胀 ...

  • 麻黄重剂应用探讨

    2010-12-16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麻黄辛.苦.温,非大热.临床使用麻黄,应注意鉴别患者的体质,一般来说,患者面色黄暗,皮肤干燥且粗糙,肌肉松浮,具浮肿倾向:恶寒喜热,易于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