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重剂应用探讨

(0)

相关推荐

  • 小柴胡汤用量

    ​柴胡32g,黄芩.生半夏.甘草(炙).生姜(切)各12g,大枣(擘)12个破开.

  • 《本草精荟》:和解退热:柴胡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和狭叶柴胡的根或全草.主产于辽宁.黑龙江.湖南.山西等地.有北柴胡与南柴胡之分,以北柴胡质量为佳.常生用.酒炒或醋炒. 一.功效应用 柴胡味苦.辛,微寒.气味俱轻,禀少阳升发之气. ...

  • 清肝利湿汤

    清肝利湿倪师献, 大柴胡汤做加减: 柴胡黄芩和大黄, 枳实半夏芒硝连, 龙胆当归和熟地, 炙草麻黄炮附添 , 以上草药十二味, 用量各个是二钱: 细辛一钱枣十枚, 生姜用量两三片, 白术茯苓均是四, ...

  • 黄芪重剂应用探讨

    中国中医药报2010-12-24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经过适当配伍,黄芪可广泛用于各种虚证及虚实夹杂诸证,具有益气升提.补气活血.收口敛疮之功,不论是内科.外科或妇儿等科疾病,都可 ...

  • 仝小林:石膏重剂应用探讨

    ●<伤寒论>白虎汤四大证--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自然是石膏的使用指征.除此之外,其他疾病,无论病属外感内伤,均有用到石膏的机会. ●张锡纯认为,除收湿敛疮止血宜煅石膏外用之外,其他情 ...

  • 石膏重剂应用探讨

    石膏重剂应用探讨 ●<伤寒论>白虎汤四大证--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自然是石膏的使用指征.除此之外,其他疾病,无论病属外感内伤,均有用到石膏的机会. ●张锡纯认为,除收湿敛疮止血宜煅石 ...

  • 细辛重剂应用探讨

    细辛重剂应用探讨 ●细辛作丸散剂直接吞服,应牢记"细辛不过钱",以确保用药安全:入汤剂时则无此限制,可加大剂量,但宜久煎,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还可采取煎浓汁少量频服的方法. ...

  • 大黄重剂应用探讨

    中国中医药报2010-11-25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大黄苦寒,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为其专长.凡属里.实.热.阳证,均为大黄适应证. ●大黄攻补取决于用量的大小,小剂量以&quo ...

  • 附子重剂应用探讨

    中国中医药报2010-12-01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属于阳虚阴寒偏盛,寒邪痹阻经络,直犯脏腑等阴寒重证痛证:或寒湿内困胶结不化,痹阻经隧关节,经久难除等寒湿痹证:或大热伤阳耗阴, ...

  • 『名医经验』熟地黄重剂应用探讨

    ●熟地黄主滋阴养血,善补真阴,可治疗诸劳虚损,阴虚阳虚俱可应用.依张景岳之言,则对于外感表证.呕吐.泄泻.痢疾.水气.痰饮.肿胀.反胃等病皆可应用. ●今人不敢用大剂量熟地黄,恐其滋腻碍胃,殊不知对于 ...

  • 熟地黄重剂应用探讨

    中国中医药报2010-12-03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熟地黄主滋阴养血,善补真阴,可治疗诸劳虚损,阴虚阳虚俱可应用.依张景岳之言,则对于外感表证.呕吐.泄泻.痢疾.水气.痰饮.肿胀 ...

  • 麻黄重剂应用探讨

    2010-12-16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麻黄辛.苦.温,非大热.临床使用麻黄,应注意鉴别患者的体质,一般来说,患者面色黄暗,皮肤干燥且粗糙,肌肉松浮,具浮肿倾向:恶寒喜热,易于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