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道德经》中“恒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相关推荐
-
浅谈修身养性
修身养性是老子的<道德经>里阐述的主要内容,古今中外所有成功的人士都离不开修身养性,这是有目共睹的. <道德经>里有关修身养性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贵生与养生.老子曰 ...
-
得《老子》千古之妙!何谓“恒无欲也,以观其妙”?
<老子>通行本中,第一章有[故常无欲也,以观其妙]一句.但妙为何意?无欲和观妙之间究竟有什么逻辑关系,千古以来无人能知.其实,这句话在<老子>最早的帛书中,原本写做: 恒无欲也 ...
-
“道德经”中谈鬼论神,你的理解和老子在同一个频道上吗?
<道德经·第六十章>解读 <道德经·第六十章>似乎是谈鬼论神的一章,其原典曰:"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 ...
-
如何理解道德经“玄的联系”?(中)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老子说: 道之为物,唯恍 ...
-
如何理解道德经“道法自然”?(中)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老子道家对世人(地球人) ...
-
道德经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怎么去理解
道德经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怎么去理解
-
《道德经》:“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认识论
首先我们来对这句话进行基本的解释,这句话出自<老子>,也就是<道德经>,对其的解释与翻译有两种,其一是,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句中的"其&quo ...
-
深入理解宇宙中最神秘的物体——黑洞,黑洞熵与热力学定律
墨西哥裔.以色列裔美国理论物理学家贝肯斯坦是第一个提出黑洞存在的人--一个时空区域,引力非常强,连光都无法逃脱.他指出,黑洞应该有一个定义明确的熵.根据贝肯斯坦,我们可以这样定义黑洞熵: 黑洞熵是必须 ...
-
《道德经中的修持法》
陈全林先生讲述: <与道合真,通经致用身心安-<道德经>中的修持法> 纲目 2020年9月5日下午,我在清华大学讲了<与道合真,通经致用身心安-<道德经>中 ...
-
老子在道德经中向世人泄露了三条天机,只有七个字
道家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大教,老子是其代表人物,老子一生的思想都总结在了<道德经>之中,其在<道德经>中向世人泄露了三条天机,只有七个字,读懂了这三条天机,人生将无往不利. 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