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伤寒论》之经方特点
相关推荐
-
尚论仲景伤寒论先辨叔和编次之失
尝观王叔和汇集扁鹊.仲景.华元化先哲脉法为一书,名曰脉经,其于仲景伤寒论,尤加探讨,宜乎显微毕贯,曲畅创法制方之本旨,以启后人之信从可也,乃于汇脉之中,间一汇证,不该不贯,犹曰汇书之常也,至于编述 ...
-
古今医案按(三)
伤风 江少微治黄三辅.年逾四旬.醉饮青楼.夜卧当风.患头痛发热.自汗盗汗.饮食不进医治十余日罔效.诊得六脉浮洪.重按豁然.此饮酒当风.名曰漏风.投以白术.泽泻. 酒煎服而热退.汗仍不止.心口如水.此思 ...
-
李可老中医谈伤寒论!
一.思路与方法 (一)基本观点: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邓宏 1.凡病皆本气自病. 本气,即人体与生俱来的先天肾气(元气.元阳)与后天胃气(中气)构成的浑元一气.为人生命之两本,两本飘摇,危若垒卵 ...
-
《伤寒论》经方113方剂总结
《伤寒论》经方113方剂总结
-
歌诀速记120首《伤寒论》经方
聪明的中医人都知道,<伤寒论>是最好用的临床法宝之一.但说实话,你是不是背了就忘?学得云里雾里,抓不住精髓? 此"伤寒七言诗"涵盖120多首经方,短小精悍.朗朗上口,连 ...
-
陈潮祖:《伤寒论》经方的奥秘,叹为观止!
若问为何异病可以同治?这一问题,须从五脏经隧与其气血津液寻求答案. 五脏经隧是由肝系筋膜构成,有遇寒则挛,情绪紧张则挛特性:气血津液运行,全赖阳气之温,才不凝涩. <伤寒论>主论伤寒之疾, ...
-
《伤寒论》经方在杂病中的实战
<伤寒论>讲辨证论治.辨证论治应该落实到"治",如果治疗效果不好,辨一番,论一番,只是一种空谈.<伤寒论>方就是行之有效,是张仲景博采众方得来的.张仲景有三 ...
-
中医伤寒论中经方人体9大分类,让辨证论治更简单!
经方人体9大分类方剂!(含药证关健) #中医养生的真相# (一)寒体方 1当归四逆汤(整体羸瘦-大枣.甘草:局部冷痛----桂枝.细辛:)(抓细辛证) 2葛根汤(葛根背+自下利+无里热)(抓麻黄证+葛 ...
-
山西刘清华医生:从命悬一线到健步而行 | 记《伤寒论》经方在外伤昏迷患者救治中的作用
仲圣师友山西刘清华医生于2020年第三期<仲圣经方临床实战讲座> (以下来源于仲圣师友山西刘清华医生临床医案投稿) 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值得我们尊重,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因为生命不会重来.但是 ...
-
10分钟歌诀速记120首《伤寒论》经方
聪明的中医人都知道,<伤寒论>是最好用的临床法宝之一.但说实话,你是不是背了就忘?学得云里雾里,抓不住精髓? 此"伤寒七言诗"涵盖120多首经方,短小精悍.朗朗上口,连 ...
-
《伤寒论》经方在杂病中的实战…………
<伤寒论>讲辨证论治.辨证论治应该落实到"治",如果治疗效果不好,辨一番,论一番,只是一种空谈.<伤寒论>方就是行之有效,是张仲景博采众方得来的.张仲景有三 ...
-
《伤寒论》经方应用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解泻热、重镇安神)
伤寒论经方应用 作者:李长远 新泰市名老中医 [原文]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提要] 伤寒误下,邪气弥漫,烦惊,谵语的证治. [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