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四个穴,睡个囫囵觉!

我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其实就是说白天思虑过重,心火就会比较亢进,到了晚间睡觉就容易做梦。

但并非所有晚上做梦都是因为“日有所思”,尤其睡觉多梦更不能如此解释了。不过,睡觉做梦到底也是一种神智活动。心主神智,所有多梦便与心火旺盛有关。因此,要想睡得香不做梦,就要降心火。

GIF

降心火之四穴

1、劳宫穴

劳宫穴是一个与心相连的穴位,位于手掌心第2、3掌骨间,靠近3掌骨的边缘处,握拳屈指的中指尖处。

劳宫穴是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穴位,心包经起于胸中,联络于心,并且连着我们上臂内侧中间,经过掌心劳宫,出于中指末端。劳宫穴是一个荥穴,荥穴的特点就是可以泻热。它可以泻心火、泻心热。

2、少府穴

少府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位于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尖处。

少府穴属心经荥穴,不断地进行散热冷降的运行规律,具有发散心火的作用。

3、大陵穴

大陵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输穴和原穴,位于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大陵穴是输送心包经元气的重要通道,故而具有很强的清心泻火的功效。

4、神门穴

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神门穴为心经气血物质的对外输出之处,故为心经俞穴。具有补益心气、镇静安神、清心泻火的作用。

心火旺盛的人经常点按或艾灸神门穴可以起到很好的降心火的目的,有效改善睡眠问题。

艾灸疗法

采用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每日每穴灸一次,每次灸10-20分钟。

(0)

相关推荐

  • 艾灸这四个穴位,让你好好睡觉

    人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其实就是说人在白天思虑太重,心火就会比较亢进,到了晚上,自然睡觉就容易做梦.不过,睡觉也是一种神智活动,心主神智,多梦与心火旺盛有关,因此,想要睡好觉 ...

  • 失眠怎么办?艾灸这几个穴位特别管用

    什么是失眠?与熬夜相比,失眠不仅要忍受熬夜带来的生理变化,还要忍受心理变化.白天表现为疲劳.抑郁或易怒.身体不适.认知下降甚至可能影响工作和社交功能.那么艾灸如何有效改善失眠呢?一起了解下对应的穴位吧 ...

  • 艾灸四穴,预防过敏性病症,如过敏性鼻炎,紫癜,咳嗽等

    " ▼ 每晚9点与你聊艾灸| 与你说晚安 " 网友提问: 冯名雨老师,我的孩子今年9岁了,最近他一直出现过敏的问题,就是鼻子.皮肤和眼睛痒特别痒.后来去检查了过敏原,医生说对于 ...

  • 睡不踏实老做梦?怎样才能睡得香?艾灸这几穴安眠一整晚!

    我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其实就是说白天思虑过重,心火就会比较亢进,到了晚间睡觉就容易做梦. 但并非所有晚上做梦都是因为"日有所思",尤其睡觉多梦更不能如 ...

  • 【每日有艾】久坐损肌,脾虚乏力,用中药艾条辩证配艾灸四穴可康养缓解

    艾康疗法 <黄帝内经>中记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艾灸和艾烟在疫情期间纯阳之物起到了很好的防病与杀菌作用,让更多人懂得艾和传承艾.知艾者福,常艾者寿,善艾者康,勤艾者养.罗林意念 ...

  • 艾灸四穴,抵抗外界“风寒湿暑燥火”,保全年健康

    " ▼ 每晚9点与你聊艾灸| 与你说晚安 " 网友提问: 冯名雨老师,我最近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的过程中,一旦醒来就感觉自己口干舌燥.但是我自己也没有张口呼吸的情况啊,请问老师这 ...

  • 嘴上长这些,说明脾虚!艾灸三个穴,养好脾!

    道医之家 今天   我们最常说的就是脾虚,可是很多人对脾虚不以为然,往往觉得脾虚不能够实际感受到,脾虚不会影响正常生活,其实,这种想法完全错误的. 脾虚会导致很多疾病的入侵,同时影响人体的阳气,阳气决 ...

  • 晨起艾灸这几穴 ,通经活络防百病,太神奇了!

    人睡了一个晚上,各经络血液运行都处在一个平缓的状态,早晨起床时,如果是一跃而起,血液运行跟不上,特别是老年人,往往就会产生各种疾病.晨起时,如果先艾灸3个穴位,可以轻松打通经络,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下 ...

  • 三个艾灸常用保健穴,建议收藏~

    关于人体保健穴,中医在很早以前就有记录,总结起来就是关元穴.神阙穴.气海穴.这三个穴位是日常保健离不开的常用穴,不管是驱寒排湿还是强身健体,多按摩或者艾灸都有很不错的效果. ①神阙穴:我们的腹部有很多 ...

  • 艾灸三个穴,轻松瘦下来!

    艾灸减肥是通过借用艾绒燃烧的热力,给人体不同穴位以温热的灸感,同时起到温通经络.调节脏腑.扶正祛邪等作用,从而能够帮助减肥,下面推荐几个相对应的艾灸穴位. 1.丰隆穴位于人体小腿前外侧,在外膝眼与内踝 ...

  • 只需艾灸三个穴,搞定痛风大麻烦!

      痛风,是个古老的疾病,属于"痹证"范畴.在古代中医文献中"痹症"范围较广,包含西医的多种疾病. 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尿酸过量生产或尿酸排泻不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