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血栓形成方法
1、参加体育活动。据研究发现,严重威胁我们健康的血栓,有20%在脑血管里,10%在内脏血管,70%全都集中在下肢!按摩内关穴和天宫穴能促进血液循环,按摩合谷穴有清热活血化瘀作用。多活动下肢裸关节,运动锻炼血管,提高血管运输血液的能力,延缓血管病变,使血管更年轻;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使血液稀薄,粘滞性下降。如打太极拳、体操、跳舞、骑自行车、慢跑、游泳、舞剑,原地小跑步1分钟,一天3次,能预防血栓的形成。
2、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它不沉积在血管壁上,还能促进已沉积在血管壁上的极低密度脂蛋白溶解,使血流通畅,防止动脉硬化。运动和饮食调节,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还可经常吃些洋葱、大蒜、辣椒、四季豆、菠菜、黄瓜、胡萝卜、苹果、葡萄等。
3、生活中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大鱼大肉高胆固醇使血液黏稠。食用牛奶、洋葱、大蒜、辣椒、四季豆、菠菜、黄瓜、胡萝卜、苹果、葡萄、海带、卷心菜、深海鱼油、黑木耳、韭菜、生菜等,适当饮醋、饮茶,少用动物油、蛋黄、肝肾等高胆固醇食物。
4、豆豉:营养与牛肉相当。含尿激酶是“溶栓第一豆”,老人的黄金豆。豆豉已经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调味品和菜品。豆豉对于老年人好处多多,在国际上已经被称为“营养豆”,它不仅开胃消食、祛风散寒,还能预防脑血栓和老年痴呆症。适量吃豆豉不多于50克(因太咸)。
5、适量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 以及胆碱:研究表明叶酸和“维生素B12的缺乏,会导致血液中高半胱氨酸水平偏高,引起动脉血管硬化。”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是目前最准确的独立健康指标,高Hcy是心脑血管病,尤其是脑卒中发生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高Hcy会损伤动脉、心、脑,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早衰、癌症,并与50多种疾病相关联。Hcy可以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导致中风和冠心病,而内皮细胞受损还会影响到血小板的聚集,导致血小板数目减少。血小板低于218x10^9/L时,服用叶酸的收益达到最大化。补充叶酸的补充剂量在0.8~1mg以下有效。胆碱在高半胱氨酸的分解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6、平时也要养成饮水习惯,每天饮水1500毫升左右,降低血液的黏度,有利于血液循环,减少血小板在血管壁上的停留,避免血栓的形成。
7、药物预防。遵医嘱每次服用少量阿斯匹林,可使血小板环氧化酶乙酰化,失去活性,防止血栓形成,而大剂量服用,能抑制前列腺素I2生成,加速血液凝固,形成血栓,故不宜大剂量服用。复方丹参片有活血化瘀,使血液流畅作用,每天三次,每次服三片。
8、医生也常常用这6种食物组合成一个食疗方:荞麦米100克、桑叶10克、槐米25克、决明子15克、野菊花10克、枸杞20克。做法是直接熬制成一个饮品喝,把所有材料洗净入锅,加上没过材料的水,大火煮开,温火慢熬40分钟,最后取汁分早中晚三次喝完。
这6种食物,含有大量亚油酸、芦丁,大黄酚、大黄素、决明素、桑叶多糖等物质,多吃能分解血液里的胆固醇,以及其他脂质等,可直接清除血管里的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胆固醇值,同时具有软化血管,改善血管硬化堵塞,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