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阁体:明清时期的主流书法【一点资讯】
相关推荐
-
80年书法功力满纸,这位大明第一书法高手...
在元朝赵孟頫之后,唯一一位打通书法五体(篆隶楷行草),而且五体皆是顶尖的书法家,是明朝时期的大才子文徵明. 文徵明之书法,在当时可以说是名动天下. 王世贞在<艺苑言>上说:" 待 ...
-
沈度的楷书比田楷笔力遒劲,气格超迈,却被称作“馆阁体”代表作
书法在经历了唐宋时期的大繁荣之后,却在元明清时逐渐没落.这个时期除了被明清时期的人鄙视的赵孟頫以外,鲜于枢还算有点名气,至于其他人,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这些马上的英雄,提起笔来却有 ...
-
如何才能写出一手好楷书?
楷书作为我国自古以来的书法经典中的书法字体就被大众所熟知,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写出好的楷书来呢,我们首先要了解楷书,了解楷书不仅是从字形上了解,更要了解楷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这样我们才能在学习楷书的路上更 ...
-
游滕王阁,享书法盛宴!名家书写的《滕王阁序》,你更欣赏谁的?
滕王阁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堪称珠联璧合.自王勃作序后,历朝的文人.雅士.官绅常以此阁作为雅集之地.他们或三五相邀,或结社集会,或无定期,或有定约,凭登杰阁,把酒临风,吟诗作赋.挥毫泼墨. 滕王阁,这 ...
-
明·黄道周小楷,方扁清健、古拙质朴
黄道周,字幼玄, 一作幼平或幼元, 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 祖籍福建莆田. 为明末学者.书画家.文学家. 民族英雄.与刘宗周并称"二周". 黄道周的小楷深受钟繇影响, 其所达到的 ...
-
楷书的演变与发展
楷书的演变和发展 --学书笔记 文/思半轩 一.楷书的起源 楷书起源于隶书,由隶书.隶草逐渐演变而成,始于魏而盛于晋. 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
-
馆阁体:明清时期的主流书法
馆阁体,人们众说纷纭,褒者褒贬者贬.咱是草根,身边资料有限,对于这话题,有些畏难.今儿来个不知天高地厚,把自己的浅陋和盘托出,以搏大伙儿一笑. 沈度楷书题记<重屏会棋图> 大方端庄秀美,是 ...
-
金元时期名医方【一点资讯】
张从正 方 一.三圣散(1号方) [组成] 防风.瓜蒂各6克.藜芦3克. [用法] 各为细末,每服1.5-3克,以韮汁三茶盏,先用二盏煎三.五沸,去韮汁,次入一盏,煎至三沸,却将原二盏,同一处熬三沸, ...
-
老中医留下“古方”,它是抗癌最好的方法,必将成为主流【一点资讯】
其实中医就是这样,随着这么多年的不断临床经验的积累,很多临床用着有效的方子就会被记载传承下来,临床用着效果不是太好的方子,也就慢慢的被淘汰掉.这些流传下来的方子,我们称之为"验方" ...
-
馆阁体书法最高水准【一点资讯】
明·沈度<敬斋箴册>,黄纸本 23.8×49.4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作品文凡19行,行10字,为沈度的小楷作品,属典型的"馆阁体"作品.1418年(永乐十六年) ...
-
书论|明代时期——潘之淙《书法离钩》(二)【一点资讯】
八法 李阳冰云:逸少十五年偏工永字,以其备八法之势,能通一切字也.禁经云:八法起于隶,自崔.张.锺.王传受,该于万字,墨道之最.智永发其旨趣,授于世南,自此广焉. 一侧(丶也,点也.) 柳子厚云:侧不 ...
-
“书法天才”姜立纲小楷《中庸章句》【一点资讯】
姜立纲(1444-1499),字廷宪,号东溪,瑞安梅头镇东溪村人.曾以"善书"闻名海内,并远播日本,被誉为"一代书宗". 姜立纲从小天资聪明,又勤奋好学,所以, ...
-
书法妙语,古今众论【一点资讯】
▲(晋)王羲之<得示帖>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 ▲(北宋)苏轼<太虚诗帖>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 ...
-
文徵明尺牍《致华氏手札册》书法精品【一点资讯】
文徵明,1470年生,1559年逝世,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书画家.初名璧,以学行更字徵仲,号衡山.衡山居士,斋名停云馆.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多才艺,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桢,学画于沈周, ...
-
董其昌《书草诀歌》,学书法不认识点草书都不好意思,请笑纳!【一点资讯】
董其昌<书草诀歌> 董其昌<书草诀歌> 董其昌<书草诀歌> 董其昌<书草诀歌> 董其昌<书草诀歌> 董其昌<书草诀歌> 董其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