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脉、弱脉、微脉、濡脉相区别
相关推荐
-
洪脉和细脉是脉宽相反的两种脉象。什么叫脉...
洪脉和细脉是脉宽相反的两种脉象.什么叫脉宽呢?我们说脉宽就是粗细.粗细应该是比较容易摸出来的,是吧?如果拿两根橡皮管,一根粗一根细,闭起眼睛去摸,应该是能摸出粗细的.有的同学说细脉和洪脉很难摸,其实应 ...
-
脉学心法诗话——原创诗词总论中医脉法【一点资讯】
脉象是中医四诊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比较难于掌握,一方面需要熟记背诵,熟悉各种脉象规律,比较.区分和鉴别脉象:另一方面要立足临床实践,长期摸索体会,才能做到心中明了,指下分明.本文以诗词的形式,结合学习应 ...
-
【临床脉法:十脉】5
十脉为纲诊法 一.浮脉(见四脉为纲,略): 二.沉脉(见四脉为纲,略): 三.迟脉(见四脉为纲,略): 四.数脉(见四脉为纲,略): 五.滑脉(见六脉为纲,略): 六.涩脉(见六脉为纲,略): 七.大 ...
-
濡脉的表现,濡脉怎么诊断
濡脉浮泛于皮肤之上,脉力较弱,一般多在3-4脉力单位,脉体较细,比正常脉有时细到一倍,正常脉体的宽度皆为两格,而濡脉宽度,在起波基底仅为一格,脉率无特殊情况不数. 濡脉细软,见于浮分;举之乃见,按之即 ...
-
48中医脉诊脉舌辨濡脉主亡血伤阴湿
48中医脉诊脉舌辨濡脉主亡血伤阴湿
-
庄泽澄:细、微、濡、弱脉的临床意义
四君中医 细脉的体象和临床意义前文已述.即脉细如线,应指明显,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和湿邪为病,亦可见于正常人.濡脉,<脉经·脉形状指下秘诀第一>谓之为软脉.言其体象"极软而浮细. ...
-
细脉,弱脉,弦脉,滑脉,濡脉
中医书友会
-
《伤寒论》读书笔记174--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呼吸不畅的情况,寸脉微浮,尺脉沉弱,可以因势利导用...
学习上古医学 弘扬传统文化 条文174: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 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 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这一条介绍胸中有痰用吐法治疗的情况 病如桂枝证, 患 ...
-
七、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原文286
七.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原文286 [郑论] 按脉既微,本非可汗之证,汗之必亡阳,故曰不可发汗:阳己虚,而尺脉又见涩,涩为血少,更不可以言下,此系根 ...
-
每天一学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脉经>云, 炙厥阴可五十壮. [中药·附子] 附子辛热,性走不守, 四肢厥冷,回阳有功. [方剂·大黄附子汤] 金匮大黄附 ...
-
#伤寒论#【原文】师曰:病人脉微而涩者,...
#伤寒论#[原文] 师曰: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着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 ...
-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老年人要养生保健,但不能随意做艾灸
老年人到了晚年常常想着如何进行养生保健,至少希望有个健健康康的身体,随着宣传不断增多,很多养生保健类节目会介绍使用艾灸进行养生,正确使用艾灸可以提升人体的抵抗能力,解决怕冷,湿气重,多处疼痛等问题,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