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临摹规律,临画不是一树一石,照抄一遍

2021-06-06 10:40:51 来源: 書畫聯盟

  编辑:雪狼异族

  临画不是一树一石,照抄一遍,这样的临,好处不多。必须找寻其规律,以及用笔用墨的方法,问个所以,为什么要这样?悉心摹仿,把他的好处,成为我的好处,方见成效。

  看一画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一旦遇到好画,对我有补益的,便抓住不放,尽情去看,先看其总的气象、韵味、格调、经营位置,虚实取势,然后再看用笔、用墨,要随着它的起笔落笔、横直走向、起伏徐疾、设色滃淡,全然默记于心,只要眼睛一闭,便如在目前。

  

  宋 马远 踏歌图

  但看熟之后,还要用到创作上去,这样看一张有一张的收获。如果马虎的临摹一张画,不去揣摩其笔墨,也不去问其为何要这样布局取势,虽也呈树石泉瀑、屋宇桥梁,样样不少,不动脑筋的照抄一遍,这样的临摹还不如仔细地看为有益。

  临摹还须有好范本,好范本不常有,也不常见,如果没有临摹的条件,遇到好画必须借重看、仔仔细细地看,逐笔琢磨,看之烂熟,把通幅的气象、脉络、笔墨深印在心,眼睛一闭,如在目前,开动脑子,时刻存想心中有[画]字。动笔的时候想,不动笔的时候也想,看到与画无关,而至理相通,一旦解发,有所悟入。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临画可以一笔一笔临,放过的地方少,看画也同样可以一笔一笔看,使心中有个印象,甚至可以用指头比划它的起笔落笔、顿挫转折之势,这样可收同等的效果,如果马虎地临,照抄一遍,反不如认真地看,得到好处。

  看画也叫[读画],画读得多了,胸中有数十幅好画,默记下来,眼睛上闭,如在目前,时时存想,加以训练,不愁没有传统。再来推陈出新,取法大自然,一定可以在传统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创出时代的新面貌来。

  

  元 王蒙 《春山读书图轴》

  我们要从传统技法中得到养分,临是必要的,看也需要,除此两者,还要加之以[想]。如果有机会能到江南、太行以及黄土高原一带,看到真实的山水,对照古法,猜想他们怎样经过反复的实践,而创造出这种风格和皴法来,那末就不会因为临了古画而食古不化。而且碰到另外不同的山水,借鉴他们的经验,也可以创造出新的风格和皴法来,服从对象,为我所用。

  

  元 吴镇 渔隐图

  点击图片或文字阅读书籍

  从前人说:[师古人,不如师造化。]这样看上去好象师古人和师造化是互相矛盾的,实则两者相辅相成,一点也不矛盾。因为古人一切技法,不是关了门凭空想出,也都是从造化中不断实践提炼而来。师古人可以省去很多气力,这个借鉴的有无,差异极大。但是停留在古人的技法上,也不对,必须有发展创新,这就需要师造化。

  看古代名迹的画,要细心揣摩,看它总的神气,再看它如何布局,如何运笔,逐根线条揣摩其起笔落笔,用指头比划,如何渲染,默记在心。

  

  沈周《庐山高图》

  临摹切忌他画一棵树,我也画一棵树,他画一块石头,我也画一块石头,照抄一遍,无所用心,这样效果是不大的。必须一笔一笔地揣摩他的起笔落笔处,怎样用笔用墨,多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如果换一种方法,是不是可以,所得的效果又怎样?

  高手作画,能做到着纸疏疏几笔,不见繁冗,笔虽少,而表现的东西却很多,我们临摹名画,原本三笔五笔,笔不多而能表现不少东西,及至临本,七笔八笔甚至更多笔,而所反映的东西反而少于原本。或则同样三笔五笔,原本已够,而临本总觉不够,不够再加,笔又多了。其原因是原本笔无虚设,各尽其用,故虽少见多。临本笔不管用,滥竽充数,甚至互相打架,作用抵消,故虽多见少。

  

  明 文征明 《千岳竞秀图》

  

  明 唐寅 《沧浪图 》

  

  明 仇英 《程门立雪图》

(0)

相关推荐

  • 赵孟頫临摹的“书中龙”,只见笔画不见风神,王羲之在世会说不妥

    赵孟頫,元代书画大家,与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元代人搭上了唐代楷书的车,可见赵孟頫在书法史地位之高.赵孟頫篆.隶.楷.行.草五体皆擅,行书冠绝古今.当然,由 ...

  • 《诫子书》单字解析10:俭

    诫子书 作者: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 ...

  • 李人毅《中国当代画家研究 • 山水卷》之黄宾虹

    刊首语 本专栏从即日起,将刊发李人毅撰写的,由天津杨柳青画社于近日出版的<中国当代画家研究·山水卷>中所收录的30位画家.本书所收录的画家,无论是大师还是发展中的画家,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 山水临摹需找其规律,用心方见成效

    临画不是一树一石,照抄一遍,这样的临,好处不多.必须找寻其规律,以及用笔用墨的方法,问个所以,为什么要这样?悉心摹仿,把他的好处,成为我的好处,方见成效. 看一画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一旦遇到好画,对我有 ...

  • 清晨阅读丨山水临摹规律,临画不是一树一石,照抄一遍

    编辑:雪狼异族   临画不是一树一石,照抄一遍,这样的临,好处不多.必须找寻其规律,以及用笔用墨的方法,问个所以,为什么要这样?悉心摹仿,把他的好处,成为我的好处,方见成效. 看一画是学习的重要环节, ...

  • 龚贤山水临摹示范教程——画石法

    龚贤(1618-1689),字半千,明清之际最杰出的绘画大师之一,"金陵画派"领袖,"金陵八家"之首.本素材摘录自人民美术出版社<人美画谱 龚贤>, ...

  • 临画不是一树一石,照抄一遍!

    临画不是一树一石,照抄一遍,这样的临,好处不多.必须找寻其规律,以及用笔用墨的方法,问个所以,为什么要这样?悉心摹仿,把他的好处,成为我的好处,方见成效. 看一画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一旦遇到好画,对我有 ...

  • 梁树年:临摹与读画,遵循这一创作规律

    纵观中国绘画史, 大凡那些开宗立派的大师们, 他们的成功总离不开两个因素: 一是师古人,二是师造化. 中央美术院教授梁树年先生 正是遵循这一创作规律的 一位大器晚成的绘画大师. 他是当代中国画坛的一位 ...

  • 临摹山水:如何选画与读画?

    临摹是学习中国山水画的方法之一,国画名家也都是从临摹开始入手的.古人讲"临画不如读画""临摹只能掌握表面的笔墨效果,读画乃真研究作品的含义.通体构图处理手法"等 ...

  • ♨️梁树年:临摹与读画,遵循这一创作规律

    纵观中国绘画史, 大凡那些开宗立派的大师们, 他们的成功总离不开两个因素: 一是师古人,二是师造化. 中央美术院教授梁树年先生 正是遵循这一创作规律的 一位大器晚成的绘画大师. 他是当代中国画坛的一位 ...

  • 宋画雪景山水临摹写意

    宋画雪景山水临摹写意

  • 初学国画山水临摹一下这套画谱,画起山水来事半功倍!

         很多人觉得山水画是整个绘画里面最难的一个部分,这个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山水画是一个综合性的绘画种类,它里面包含了树木.花草.人物.虫鱼等等. 想把山水画画好,必须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今天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