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亲属和特定关系人收受财物行为
相关推荐
-
读书•专业(19)【近亲属的财产关系、委托理财、收受股份期权、收受房产、赃款去向】
与国家工作人员有财产共有关系的人成立的受贿罪共犯.这些人主要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配偶.子女等,即通常所说的 "近亲属".有的近亲属,如已经成家并独立生活的子女,与国家工作人员之间虽无 ...
-
此种行为宜认定为行贿
第一,基于受贿罪权钱交易的本质特征,作为受贿罪构成要件的"收受他人财物"应指在非法获得.占有他人财物的主观故意支配之下实施的客观行为.2007年<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 ...
-
什么是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两个案例告诉你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贪污贿赂型犯罪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区分贪污贿赂型犯罪和普通财产类犯罪必须考虑的重要要件. 那什么是贪污贿赂型犯罪中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
-
准确认定收受财物后“及时退还”行为
准确认定收受财物后"及时退还"行为 转隶前,笔者在参与调查涉嫌受贿案件的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如何准确认定"及时退还"财物的问题.基于不同的认识,对此的 ...
-
国家工作人员虚假承诺并收受财物如何认定判例3则
对国家工作人员作出虚假承诺并收受他人财物应如何认定,我们在<超重磅!判决已定,虚假承诺并收受他人财物应定诈骗>一文中已经进行了讨论,并引述大量专家学者的论证说明,根据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此 ...
-
【案例解析】如何甄别“打招呼”收受财物行为的性质?
刑事诉讼法规范总整理(第四版) 作者:刘志伟 案情:2006年至2018年,被告人张某在担任A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民一庭副庭长.执行庭庭长期间,直接收受他人贿赂341万元:同时利用本人职权或地 ...
-
民行事思维在刑事案件中的运用(二)---民事借款?以借款为名非法收受财物?
张毅:广强律师事务所经济犯罪.职务犯罪案件辩护律师 "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刑辩的战场,胸中有方案之外,唯有奇谋才能获胜." ...
-
(深度)不断降低的受贿罪认定标准——离职后/事后收受财物视角
引言:先前,我斗胆聊了聊受贿罪的认定标准在近十几年来到底是变高了还是变低了的话题,并以"为他人谋取利益"理解.操作上的变化为视角得出"认定标准变低了"的个人结论 ...
-
将所收受财物上交“廉政账户”的问题
浙江省宁波市在原市委书记许运鸿等多名主要官员因腐败被查处后,于2000年初在全国首先推出了廉政账户"581"(谐音"我不要").旨在让有关人员通过上交其收受的& ...
-
收受财物后退还问题探析
根据有关规定,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及时退还或者上交的,说明其主观上没有受贿故意,因此不是受贿.收受财物后,因自身或与其受贿有关联的人.事被查处,为掩饰问题而退还或者上交的,受贿行为已实施 ...
-
通过特定关系人受贿近似案例辨析
一.基本案情 案例一.李某系某市交通局下属汽修厂厂长,2003年汽修厂与某房地产公司签订了住宅楼合作开发合同.后李某给某房地产公司副总经理打电话称,李某之弟拟购买该公司开发的一套住房,要求在价格上给予 ...
-
刑事指导案例第1417号丨将他人放在椅背衣服口袋内的财物盗走,能否认定为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
指导案例第1417号 张金福盗窃案 --将他人放在椅背衣服口袋内的财物盗走,能否认定为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张金福,男,1964年××月××日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