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崇祯皇帝上吊时为何身边只有一个太监?
相关推荐
-
崇祯帝自杀时身边为何只剩一个太监?
1644年3月11日到16日,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率大顺军主力不战而下宣府(今河北宣化).居庸关.昌平,17日包围北京,18日攻占外城,19日攻破内城. 崇祯皇帝让太监敲响紧急状态下召集官兵勤王 ...
-
百官和勋戚只捐了20万两,崇祯最后都自尽了,为何不抄他们家?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政权,随后李自成开始进军北京,一路上是势如破竹,各地是望风而降,也就是在山西代州遇到总兵周遇吉的拼死抵抗,稍微拖延了些许时间,到了三月十九,李自 ...
-
赵匡胤虽是武将却爱文人,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让宋朝成为文人天堂
历史的风风雨雨总让我们感慨良多,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经历数百的帝主和国君,今天给各位说的是宋代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他虽是武将,却对文人十分尊敬,让宋朝成为文人的天堂.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927―9 ...
-
崇祯皇帝上吊:不懂妥协、不知进退的唯一结局
公元1644年(崇祯十七年)3月19日拂晓,大明王朝第十六位皇帝朱由检在煤山(今景山)一棵歪脖子槐树上自缢身亡.陪同他上山的仅有一名贴身太监王承恩,也在旁边的一棵小一点的海棠树上自缢身亡. <礼 ...
-
谁手贱!砍了崇祯皇帝上吊的那棵歪脖树?
来源:特色文萃4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三月十九日的黎明,崇祯皇帝在司礼监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仓皇来到景山(旧称煤山)在一棵槐树上自缢而死. 这段历史大家都知道 ...
-
谁辣么手欠,砍了崇祯皇帝上吊的那棵歪脖树?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三月十九日的黎明,崇祯皇帝在司礼监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仓皇来到景山(旧称煤山)在一棵槐树上自缢而死. 这段历史大家都知道,但是,今天的景山 ...
-
明朝崇祯皇帝为何深得后人同情?看他亡国前两年的作为就知道
李自成画像 崇祯十六年,大明王朝进入了风雨飘摇的关键阶段,面对内忧外患崇祯召集内阁六部九卿等高级官员的御前会议时,忽然颇为感慨地说:"朕非亡国之君,事事事乃亡国之象,祖宗栉风沐雨之天下,一朝 ...
-
为防止藩王叛乱,日本幕府将军与明朝崇祯皇帝都有什么高招?
为防止藩王叛乱,日本幕府将军与明朝崇祯皇帝都有什么高招? 藩王造反,是皇帝以及掌权者们最怕的.就算夺不了位,也会造成生灵涂炭,国家糜烂.前者如西汉七国之乱,后者如西晋八王之乱.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 ...
-
[人物传记]陪着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的太监王承恩
王承恩(?-1644年),男,明末宦官,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白岸乡白岸村人,属太监曹化淳名下,官至司礼监秉笔太监,深得崇祯信任.明末李自成攻入北京时,承恩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今景山). 人物简介 王承 ...
-
左权牺牲时,身边还有一个人也受重伤,后来成为开国少将
在抗战时期,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的牺牲,堪称我军最大的损失之一,以左权的资历和能力,如果不是英年早逝,授予大将军衔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其实,在左权牺牲的时候,还有一个人在他身边,也身受重伤,险些牺牲,后 ...
-
崇祯皇帝在歪脖子树下吊死的时候,身边的太监说道:“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魏忠贤当时若还活着,大明朝还能延续吗?
许多人觉得是魏忠贤耽误了明朝,的确魏忠贤权倾朝野,确实也祸害了许多人.但是在明熹宗天天钻研木匠活的时候,是魏忠贤是力主对辽东用兵非常坚决的人,而且重用一些优秀的将领.最终上台就除掉魏忠贤的崇祯皇帝厚葬 ...
-
崇祯皇帝身边两个太监,一个跟着上吊,一个出馊主意
很多人觉得崇祯皇帝真是冤. 冤在哪里呢? 前呼后拥一皇帝,死前竟然仅仅只有一个太监跟在身边. 这个太监就是王承恩. 王太监贵为司礼监秉笔,文武双全,实在是千年难得一遇之宦官人才. 不信? 我们知道,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