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帝内经》开始(十)
相关推荐
-
古天文基础知识
二十四节气图 总结了一些在学习经典过程中,查找的古天文基础知识. 一些很简单的问题,因为缺乏相应的基础就变得不好理解. 要是能提前了解这些,学习之路应该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干支纪年 天干:甲.乙.丙. ...
-
黄帝内经七十八:异法方宜论篇
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盐,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 ...
-
【中医课堂】黄帝内经 第十四讲
第九节 阳有余 好,我们继续,阳气有余的时候,是身热无汗:因为,这个阴气有余的时候,为多汗生寒.因为阳有余的时候,皮肤表会固得非常的强,太过了.所以毛孔,就是鬼门哪,这个闭锁在那边,它不会透发,发热, ...
-
解说黄帝内经三十二:刺热
(2019-01-28 11:24:54) 转载▼分类: 解说黄帝内经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其逆则 ...
-
经络最全高清动图,奇门遁甲,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流注图。中医按摩,需看此文。
"经"的原意是"纵丝",有路径的意思,简单说就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路径,存在于机体内部,贯穿上下,沟通内外:"络"的原意是"网络&q ...
-
《黄帝内经》十三方
10.马膏膏法: <灵枢·经筋>篇说:"足阳明之筋--,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髀前肿, 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 ...
-
黄帝内经:十大补气穴位和十大补血穴位都在这里
弘扬中国传统医术 传统医术 弘扬中国传统医术,同修仁德,济世养生. 公众号 <黄帝内经>中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才是生命的根本,其他的东西都是围绕着气血而运 ...
-
《黄帝内经》十三方对后世的影响
<黄帝内经>全书关于方药的阐发散见于多篇文章中,其中<素问>载8方,<灵枢>载5方,合计为13首方,通称"内经十三方".内经十三方是中国医学史上 ...
-
《黄帝内经》十大名言,不愧医之始祖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奠定了国人对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20 ...
-
黄帝内经风论篇第四十二笔记
黄帝内经风论篇笫四十二20201210 ♥风邪引起的疾病, 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脏六腑,不知其解,愿闻其说. ...
-
《黄帝内经》十三方,中医必读!
<内经>对方药的运用,仅提出了十三首方剂,通称"内经十三方".但其中的" 小金丹" 一方,后世争议颇大:(不信道教的医家提出150余种替补古方,例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