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当与篆刻有渊源

文字瓦当盛于汉武时期,当初的瓦当多用于帝王宫殿,文体规范匀整,随着瓦当在建筑上的普遍使用,瓦当的格式、构图和文字也趋向多元。布局巧妙安排,造型流畅优美,线条柔韧遒劲,构思大胆奇特,制作精妙,奇趣横生,令人有鬼斧神工之叹。瓦当的艺术风貌表现为:
一、独特的空间意识
汉字为方块形的,而瓦当则是圆形。汉代人充分发挥聪明和智慧,采用直线和圆作为瓦当的基本空间形式,在这方与圆、曲和直的矛盾处理过程中,大胆构思,富于创造性,使对立矛盾的双方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
二、多样的构图手法
瓦当文字在圆形的空间,皆能各就本位,尽其形势,修短合度,意态完足,这有赖于其多样的构图。瓦当文的结字构图多用近乎几何的图形,重复使用,秩序井然,给人以清晰和鲜明的感觉。有的瓦当文字则运用“渐变”的手法,或由大到小,或由强到弱,渐次变化,隐含着音乐的节奏感。瓦当文字的穿插呼应,点的运用同样显出巧思,顾盼有情,耐人寻味。
三、流畅优美的线条
由于瓦当独特的空间构形,自然地形成瓦当文中丰富的曲线组合,具有突出的流畅韵律美感。或圆转高古,或流畅劲秀,或飞动舒卷,柔而不软,纤而不弱,无不流露出流美的线条质感。
四、装饰手法的运用
瓦当的发展经历了从图像瓦当、云纹瓦当到文字瓦当的过程。文字瓦当自然地保留了图像和云纹瓦当的装饰手法。文字瓦当在对称、齐整的基调下,运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加以装饰,增加文采。有些瓦当文运用鸟虫书,婉转奇丽,茂密有致,尤为奇特,今人叹为观止。
文字瓦当继承甲骨文、金文镌刻铸造的技艺优点,与秦汉印玺一起,创造了线条美的规范。文字瓦当将中国古代对立和谐的造型美的根本法则寓于其中,千姿百态而又统一于方圆之中,这种章法的美和战国古玺变化多端的布局有着本质上的相似。
瓦当文也可以说是“特制的大封泥”,只是它们的用途不同罢了。但两者线条的圆浑,富有弹性,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在借鉴、学习瓦当文的同时,同样也要关注封泥。吴昌硕“刀拙而锋锐,貌古而神虚”的封泥艺术总结,对瓦当文的取法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
学习印石篆刻需要对瓦当多加了解,从渊源中感悟篆刻精华,将会有很大的裨益。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