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叙挚爱】李兴泽||妈做的饭香

文艺众家第四期有奖征文活动征稿 

主题:年。

时间:2017年1月19日至2017年2月18日。

形式:散文、小说、诗歌、书法绘画摄影。

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参与。发表在平台的作品,除了打赏的稿费外,还将收到小红包,点击率达到一定数量另有奖励。家中的学童也可投稿,我们有一个文艺小星星栏目。

投稿信箱:2084791183@qq.com

另外刊发在文艺众家的优秀作品将会在一定时期被选出集结成册(每一年或半年一本)

妈做的饭香

李兴泽

 

兄妹十个都说,妈做的饭香。

在一个腊月 ,大哥娶媳妇了,父亲把靠东边的一孔窑洞重新裹泥了,从厨屋挪过来两口缸。又到供销社买了一只风箱,一大一小两口铁锅,添置了其它灶具。然后,把大哥大嫂叫到当面说:“家里人口多,你们分开过,吃稠喝稀自由些。”

第二天大哥大嫂便在自己的屋里做饭吃了。而大哥还是隔三岔五的回到老厨屋,妈总是忙忙舀上一满碗饭,亲自端给大哥,像招待贵客一样。

二哥婚后,父亲做了同样的安排。不同的是在老院子西边给挖了一个小院子,打了一孔窑洞。二哥也常常回老厨屋吃饭。那时吃粮紧缺,他俩回来吃饭没有规律。米下的刚合适,他们一吃,弄得舀饭端饭的妹妹和母亲饿肚子,米下多了,他们不来吃,饭就剩下了,第二天,妈得热着吃剩饭。常惹的春英妹妹嘴嘟撅撅的,这时,妈即使饿肚子,脸上也挂着笑容。

时间久了,二哥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回老厨屋吃饭时,用一口大瓷碗把自己家的饭盛一碗过来,放在饭桌上,再吃母亲做的饭。我和弟弟曾分享过他端来的饭,油水大,味道也不错。真正的人少吃好饭啊!可二哥还是喜欢回老厨屋吃饭,后来带着孩子继续吃。

后来啊,我到外边上学了。那时学校的生活是可以想到的,带着霉味的米饭,时不时夹杂着几条小虫子,盐水煮的土豆块。我特别想家,特别想吃母亲做的饭。星期六下午,向老师请了假。一路小跑,奔波五十多里山路。回到家,已经是羊进圈的时候了。早已饿得饥肠辘辘,两条腿像灌了铅似的。吃过几碗母亲做的荞剁面,乏困就烟消云散了。再和弟弟妹妹玩上大半夜。

在妈的催促下该睡觉了,弟弟牛虎腼腆的抱着枕头,顺摸到跟前,我张开被角,便赶紧钻进被窝,不一会就呼呼的睡着了。

第二天中午,母亲做了鸡蛋泡子烩肉,黄、白米两掺米饭。美美地吃上一顿,背上一大玻璃瓶油拌萝卜丝,一袋杂粮炒面,又一路小跑回学校了。

后来,到乡中学教书,小妹凤春也上初中了。便立了一个小灶,米面油肉酱醋盐一应俱全,也能买到新鲜蔬菜。可就是做不出母亲的那个味道。那时还没有双休日,考虑山区人口居住分散,孩子上学远,学校实行大礼拜,两周休息一次,一次休息两天。

每次到大周末放学,我俩不做饭,饿着肚子爬坡两道,翻两架沟,步行三十多里往家里赶。母亲早早做好了饭,站在门堿的大榆树下瞭我们。看着我们狼吞虎咽的吃相,母亲端来两杯水心疼地说:“做的吃了再朝回走,看把你们饿的。”

小妹嘴快:“五哥做的饭不好吃,我就想吃您做的。”在家的日子,我也留意母亲是怎样做饭的。母亲也常把一些要领讲给我听。比如:打葱花饼面要烫软些,炒臊子先用葱花炝锅,清炖羊肉先焯一下……回到学校,我尽力按照母亲说的去做。然而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还是饿着肚子往回赶。

如今母亲走了,我们再也吃不到母亲的那个味道了。

如今,我的孩子也长大了,陆续到外面上学,上班。每到节假日,妻子忙里忙外,卖菜、炖肉、剁饺子馅。还不时的喊我帮忙。喊地烦了,不经意说了句:“少做点,我们可以到外边吃。”妻子瞅瞅我:“娃娃想吃我做的饭。”我怔了一下,

是啊,孩子都想吃妈做的饭。妈做的饭不仅香,还含着浓得化不开的母爱。

本栏责编:陈素娟

【作者档案】

李兴泽

李兴泽,宁夏盐池县教师,教书三十年,如今退休,爱好写作,书法,离不开家乡的黄土,讲不完家乡的故事,念不尽乡里乡亲的深情。

文艺众家

注意事项:稿件要自行编辑好以word文件形式投入各栏目信箱,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附在稿件后即可,莫要单独发,作者照片直接发邮箱。投稿后请务必加主编微信:13910420361。

(0)

相关推荐

  • 杨立明//骗妈入住敬老院(二)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骗妈入住敬老院 (二) 稷山  杨立明 经我们姐弟四人一起"串通"并鼓励,妈于收到"政府通知"两日后顺利入住稷山正身医院康复养老中心. 那 ...

  • 散文||故乡恋(外一篇)

    故乡恋 今日大寒,不寒.出门就见暖阳耀耀,一年中难得几次喜欢太阳.阳光下,敞开心口深吸了几口气,放松之余,也终感到了那丝丝惬意. 再过几天就要过年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没能衣锦还乡的,早不属于故乡又没能 ...

  • 父亲说的这三个字,让我受用一生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公众号哦! 这一句话,父亲常对我说-- 战友路秀儒和孙娘合著的<一句顶一句--中国妈妈的100句家训范例解析>出版后,在读者中反响不错. 元宵节的第二天,秀儒给我发来 ...

  • 黄星宇:工资再高,也架不住啃老的嘴大

    我父母都是我们当地三线企业大国企的老工人,虽然退休早,但和周围的同龄人相比,工资还算高. 我们家兄妹三个,我是老三,上面两个哥哥.大哥是医生,在省城成家了,四年前回来过春节,和老父亲一起去老二家,路上 ...

  • 【远方】北京《一窑红砖》 作者:渠慎涛 主播:曲萍

    作者:渠慎涛 主播:曲萍 编辑:小鹿 一窑红砖 我家三代贫农本来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但是在文革时期却获得了一个好成份.每每媒人上门给大哥提亲,父母脸上的笑容宛如秋天盛开的牵牛花,灿烂又得意.&quo ...

  • 【文艺众家 第52期】(笔叙挚爱)邻家虚掩的门

    邻家虚掩的门 作者:鲁兴华 邻家虚掩的门 作者:鲁兴华 客厅的门敞开着,母亲在刮鱼鳞.我轻轻走到母亲身后,仔细端详着母亲刮鱼的那双手.母亲的手短而厚,我疑惑,一尺长的鱼母亲该如何抓得牢?又如何刮得净? ...

  • 【文艺众家 第85期】(笔叙挚爱.王学江)母亲的救赎

    母亲的救赎 ❤  作者:王学江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时节虽仍在冬季,但光阴的脚步确实走的太快,转眼间,已经八九啦,再过不长时间,春天的田野就会春潮涌动,人浪不已,沉睡了三个月的土地,就会活动僵硬的 ...

  • 【笔叙挚爱】(许震)心中只有一个亲娘

    心中只有一个亲娘 ❤  作者:许  震 娘已经很老了,老得忘记了一切,所有的痛苦.悲伤.屈辱和幸福,包括从哪里来.又将要到哪里去,在她面前已经不值得一提. 2014年6月中旬,我携妻将子踏上故土的时候 ...

  • 【笔叙挚爱】那一天,我读懂了您的心

    那一天,我读懂了您的心 作者:吴 艳 wuyan 岁月总是催人老,转眼间,我已步入而立之年.也许人都会有同样的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会怀旧,越发会对往事念念不忘. 我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父母就是 ...

  • 【笔叙挚爱】化明中||今生只为你搓过背

    文艺众家 今生只为你搓过背 化明中 澡堂里,这样一幕整个晚上温暖着我:年幼的儿子给爸爸擦背,爸爸帮年迈的老父亲刮胡子.虽然他们之间很少有语言上的交流,但三个男人都在收获着幸福. 作为儿子,能够亲手为自 ...

  • 【笔叙挚爱】张和亮||我心安处是家乡

    张和亮 我心安处是家乡 自离家外出求学起,每逢寒暑假我就分外开心,因为那同时是可以回家的日子.后来我又做了学校的教员,从那时到现在,寒暑假至,我归心依旧.如今,尽管我已在江南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家,但那个 ...

  • 【笔叙挚爱】李凤春||写给可儿

    写给可儿 李凤春 只有在春天的时候去躬身播种,你才能最终收获一园秋色.             --题记 再有29天,宝贝女儿就要回来了,你一定是想家了,也想我了,总是在零点给我发微信. 聊以前我们在 ...

  • 【笔叙挚爱】尤鹏||母亲是一滴泪

    文艺众家第四期有奖征文活动征稿  主题:春节趣事. 时间:2017年1月19日至2017年2月18日. 形式:散文.小说.诗歌.书法绘画摄影. 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参与.发表在平台的作品,除了打赏的稿费外 ...

  • 【文艺众家第151期】李兴泽||塬头上(1)(连载)

    文艺众家第四期有奖征文活动征稿  主题:年. 时间:2017年1月19日至2017年2月18日. 形式:散文.小说.诗歌.书法绘画摄影. 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参与.发表在平台的作品,除了打赏的稿费外,还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