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录制微课?

       为自己: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受人尊重。可每当去赶大集或去菜市场的时候,我都不敢说自己是老师,因为社会上的人们对老师都有着这样的偏见:当老师的都特别啰嗦、较真、爱讨价还价,他们都不爱卖给老师东西!

这有什么办法呢?教育工作本就是一种需要特别认真、不断重复加深记忆的过程。一道数学题讲了三遍,依然有听不懂的学生,或者是今天听懂了,到了明天又忘了,你说怎么办?我们只能耐心的、认真的、一遍又一遍的“啰嗦”,“较真”“啰嗦”也就成了教师的职业病。而且,由于长期的“啰嗦”,大多数的老师都会出现嗓音沙哑,被不同程度的咽炎所困扰。如何才能缓解这一状况呢?我想到了录制微课。把我讲解的过程录制成小视频,就算是学生一遍听不懂想听十遍,也能听到我声音甜美、不厌其烦的详细讲解,而且,这个微课,学生们今天能看,明天也能看,在学校能学,回到家里也能学。我越想越开心。或许,这些录制好的、比较优秀的微课,明年还能用,明年的明年还能用,我不禁偷笑。

 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人们都说教师是最无私的。的确,教师不会像旧社会的老师傅那样,教徒弟时留一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会倾其所有,甚至把独家“秘笈”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们的学生,即使有一个不认真听讲的学生都会把老师气得面红耳赤。同样,面对那些课堂上的沉默者,我们更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然而都收效甚微。为什么呢?为什么孩子们年龄越大就越不爱回答问题了呢?我陷入了沉思。于是,我决定和孩子们做一个约定:不会的举左手,会做得但不会说的举右手,会说敢说想说的同学把手高高举起。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清楚的知道了,原来孩子们不是不会,也不是不想举手,而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组织语言。

课堂上老师讲解的习题,学生们只是听懂了,等到了他们自己做题的时候,他们能照猫画虎,让他们举一反三时,他们也会照着例题的样子去套。这分明是机器嘛!这哪里是我的学生?我痛心疾首,在深深自责的同时,我也开始了行动,每当我讲解完一道习题,我就找学生到讲台前讲解。他不会说,我就一句一句的教,慢慢的,班上有五名学生不仅回答问题积极了,而且还敢于到台前讲题了。但是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得到锻炼的孩子也是少数,于是,我萌生了一个念头,录制微课。录制好一段后就给孩子们发过去,让他们照着老师的样子讲给家长听。经过一段时间,有的孩子告诉我他会讲题了,有的孩子告诉我她有点喜欢数学了,还把她做的课外题那给我看,还有的孩子把他在家讲题的视频发给我看,俨然一个小老师的样子。

突然间我发现,杨淼同学的语言变得如此精炼,思维变得如此严密,真是让我大跌眼镜。更让我惊讶的是,陈妍希同学竟敢于走上讲台讲题了,是如此的潇洒自如,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我也欣喜的发现沉默的张晴、刘勃也频频举手了,更让我欣慰的是,中午,当我走进六(3)班的教室,我看见徐子恒同学在给大国讲解习题。刘文卓与后桌同学因一道数学题而争得面红耳赤……我分明看到了智慧的火花在碰撞,如此美丽动人,学习真正的发生了!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一个数学老师感到幸福了!我也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微课的录制虽然很繁琐,但我会一直坚持录下去。

老公见我录制微课如此走火入魔,便打趣我说:“不如我给翟老师申请一个公众号吧,名字就叫'翟老师的微课堂’”。我断然谢绝了,因为我认为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不想把我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那些追名逐利的事情上,我只想潜下心来踏踏实实的教书。在新小的校园里,有懂我的同事,有爱我的学生,有支持我的家长,足矣!

不过,我愿意把我的微课发表在我们新小的公众号上,倘若我的拙作也能吸引几个粉丝,我将不胜荣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