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两千到两亿

两百两千到两亿

古玩市场的老吴,是捡过大漏,发过大财的卖家。那是1988年,他在浠水县散花镇一个老太婆家,花200元收到一副全绿的玻璃种手镯,在武汉转手卖了2000元,那时工钱3元/天,所以还是一笔大钱,在乡下盖了一套砖瓦房,很是风光了很长时间。而如果不卖,放到现在,一个早已过亿了,每提及此事,老吴非常后悔,我有时对他开玩笑,别淘了便宜又卖乖,如果没有一套漂亮的砖瓦房,漂亮的嫂子跟你吗!知足吧。这件事告诉我们,卖家永远不如藏家,只要古董精美稀少,比什么都值钱,但我们很多人往往是小庙的鬼,受不了大香火。

小贩老陈

老陈50来岁,从老家湖南来武汉摆地摊的。我认识他已经20余年,以前他地摊有一些老货,虽然普残,但对初学者有大帮助。近几年生意不好做,他的老货也少了,大多都是从景德镇或南阳那边批发的一些瓷器,他说新货漂亮有人要,价格也不高,比打工强,为了节约开支,他与一个女的合伙租了一间小房,600元/月,平时各挣各的钱,晚上才在一起。现在不常摆摊了,找一些苦活干,比如粉刷墙壁,搬家等,他说一天200元,比摆摊强。看来他们的适应性很强,也很乐观,千方百计地生存下去。

让过来者引路

唐代有一位居士,拜见南阳忠国师,就注解思益经征求意见,南阳忠国师说:好呀!说着就端碗清水,放七颗米在里头,再放一双筷子在碗上,然后问:你晓得我现在要干什么吗?居士说:师父,我不懂。南阳忠国师说:好了,我的意思你都不懂,佛的意思你懂吗?南阳忠国师的意识很明白,不要误导人。但现在是自媒体时代,谁都可以发声,谁都可以当师傅,让后学者无所适从,拜谁为师呢?我的看法是拜成功者为师,至少他是过来的人,没有被淹死,门门道道他是清楚的,跟着这样的人不会走偏。

口是而心非

我尽量的避免与他人争执,哪怕我非常在理,我也尽量不去辩解,因为争辩不能改变对方什么,思想的问题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扭转的,认知水平也不会一下子提高的。思想不统一,需要等待,需要自悟与反省。收藏也是如此,很多人拿东西让你看,并不是让你说出真假,只是想强化自己的正确而已。我有一个藏友,与其说平时买货征求我的看法,不如说强化他个人的观点,但看到几十万买假货于心不忍,想委婉的提醒他,谁知他回复我这么开门的东西怎么还看不懂,我只能微笑的告诉他,我现在很少接触这个窑口的瓷器,所以看错也正常,但我心里清楚的很,可我不能争执啊,他不信我,我讲什么都没有用,就让他慢慢的悟吧!我也是交了学费才明白啊。外行人内行人、善人恶人,不是一个语系的,所以不能用自己的价值判断为标准,爱听什么就讲什么,避免猜忌与麻烦。

事出反常必有妖

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对同样一件事可能反应快慢而已,有的人可以当场识别他人的骗术,有的人是付出代价没有下文了,才意识到上当。对于一个老江湖,任何骗术与伎俩都瞒不过,但对新手而言,可能需要交很多学费,才能知道里面的门门道道。如何少交学费呢?记住“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常识。一件事不能只考虑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更要考虑反面。比如一件商品,价格远远低于价值,可能吗?网上不断跳出的免抵押贷款,有这样的好事?总之一定绕开不按常规出牌的游戏,不介入自己不能掌控的事情,对反常事件或反常的人要敬而远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