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圣人——《伤寒与金匮》
相关推荐
-
用八纲理论解释伤寒论六经体系
学习中医的人都知道,要学习中医经典,尤其是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经典的重中之重,甚至可以说:不读伤寒,难以成中医大家! 我是南方医科大学2006年本科中医学专业,在学校系统学习了中 ...
-
第一回 参经书妙悟天机 天降大任于斯人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幂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当我读到<道德经>第二十一章讲 ...
-
记录 钦中医青年中医经方沙龙第一期
钦州市中医医院 秋玲 今天是经方沙龙第一天,真的是收获满满.佳明老师和高一萍老师都各自分享了不同的两个中医理论体系,觉得自己真的特别幸运,特别幸福. 佳明老师主要给我们讲解了中医有两大理论体系,并从 ...
-
【自学中医必背】伤寒、金匮要背的条文!(别管为什么只管背)
太阳病篇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本证 一 中风表 ...
-
中医经典•临床资料(含伤寒、金匮、内经;中基、中诊、中药)
中医准绳: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厚德精术,求实济生! 1.<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版视频 2.<中医诊断学>完整版视频 3.<中药学>完整版视频 4.<黄帝内 ...
-
倪海厦老师——我治所有的癌症,诊断不出黄帝内经,使用处方不出伤寒与金匮
04/06/2005,晴,上次住在佛罗里达州西北角的动脉血管阻塞病人回诊,T君开心的跟我握手,一方面高兴我把他从鬼门关前一把抓回来,一方面惊讶于中医药如此犀利,让他当场就好掉一大半,现在一切正常了,自 ...
-
太实用了:伤寒、金匮类方条文(收藏版)
一.桂枝汤类 (一)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而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二)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三)太阳病,下之后 ...
-
脉象诊断意义分析 | 伤寒、金匮
脉象的诊断意义,初看起来简单明了,浮脉主表,沉脉主里,迟脉主寒,数脉主热,虚脉主正虚实脉主邪实.历代脉学著作及教科书中所说,大致相同,似乎没有分析的必要.其实不然,我们如能细读<伤寒论 ...
-
倪师:精于伤寒论及金匮的中医师,必然善于治疗感冒,且一剂知二剂已,一旦感冒能治好,病毒无法入侵人体,何来癌症呢?
正道医经 今天 伤寒经方 让每个人都能读懂<伤寒杂病论>. 6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中医是预防医学 黄帝内经曰:百病风之始.依据中医的理论,如果任何一医师在病人得到感冒时,就能够治好,则没 ...
-
伤寒、金匮要背的条文都在这里(别问为什么只管背)
传承岐黄薪火,一个有质地有温度的公众号 艾御享堂 中医心法的交流推广平台 20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艾御享堂 伤寒论 背诵条文 太阳病篇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 ...
-
必背:伤寒30条,金匮45条,温病11条
一.<伤寒论>: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2.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 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7) 3.太阳 ...
-
中医高手临床经验点滴:伤寒30条,金匮45条,温病11条
<伤寒论>: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2.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 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7) 3.太阳中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