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讲 第二章 天下戒美

(0)

相关推荐

  • 传统国学文化《道德经》第4讲

    昨天,给大家讲了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到的"上善若水",也就是说,要想做个至上至善的人呢,就该有个像水一样的好品质.做人做事呀,就应该像自然界的水一样,宽容又能够包容万物 ...

  • 《老子》译注|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②.故有无相生③,难易相成,长短相形④,高下之相倾⑤,音声相和⑥,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⑧,生而不 ...

  • 老子的根本思想既不是辩证法,也不是隐士秘...

    老子的根本思想既不是辩证法,也不是隐士秘籍,更不是打坐练功. 辩证法只是老子阐述思想的工具,在老子之前的<易经>有辩证法,老子同时期的名家惠施.公孙龙,世界三大逻辑学之一的"墨辩 ...

  • 《道德经》心得体会(9-15)

    ​道德经心得体会(九): 我最早接触老子,是在中学历史课本中,对老子的印象,能够说起初是很模糊的.近期,我局第六届读书会开始了,局领导向我们每一位干部推荐了<道德经>等书,最终有机会认真拜 ...

  • 老子《道德经》解读:第二章美之为美

    第二章美之为美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 ...

  • 《道德经》心得体会(1-8)

    ​道德经心得体会(一):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著作.又称<老子>,被道教作为重要经典收入道藏.共81章,分上.下篇.此刻通行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其中有不少和生活有关的处世 ...

  • 再读《道德经》之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认识的形成及如何利用认识的形成机制

    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认识的形成及如何利用认识的形成机制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

  • 马氏道德经正义: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 ...

  • 《道德经》第2章 天下皆知美之所以美斯恶已 怎么解读?

    <道德经>第二章的全文如下: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 ...

  • 道德经讲义-第二章 美善之称-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二章 美善之称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离,生而不有, ...

  • 任法融道长注解《道德经》之第二章

    任法融道长注解《道德经》之第二章

  • 陈烯尧《道德经新解》第二章:论天道和人道的玄妙演变完整版

    <道德经>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 ...

  • 《道德经正解》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联曰] 行教不言为一事: 功成弗居自然得. [古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 ...

  • 《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之美之为美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先后相随.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