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的图腾文化——吞玄鸟而生契

商 兴起  
商族长期居住在黄河下游地区。传说有娀氏之女名简狄,吞玄鸟卵而生契。契是商族的始祖。此时的商族大约以玄鸟为图腾,并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诗·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就是记述并歌颂这一故事。契曾协助禹治理洪水有功,被舜任为司徒,掌教化,封于商(今河南商丘),以子为姓。契传十四世至汤,势力强大,建立了早期的国家,以伊为相,以毫(今商丘)为国都。此时,商臣服于夏。
山西省灵石县旌介村2号墓出土
《鸟形玉饰》商代晚期,长3.6厘米。
青玉质地,轮廓象鸟,制作略粗糙,孔作目。
《鸟形玉饰》商代晚期。
长3.3厘米、宽1.65厘米。
青白玉,扁平体, 尖喙、圆眼、双翅、宽尾、嘴部有一孔。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墓地

《鸟形玉佩 》商代晚期,203号墓出土。

长1.8厘米、宽3.2厘米、厚0.5-0.7厘米。
暗黄色,平面呈三角形,应为俯视的正面形象,尖喙、圆目、宽身、展翅、分尾,喙部横穿一圆孔,腹部以单阴线刻划出一“田”字纹。
《鸟形玉佩》商代晚期。3号墓出土。
长4.5厘米、宽3.25厘米、厚0.5厘米。
淡绿色,有白色沁痕。平面呈三角形,应为俯视的正面形象。尖喙,圆目,瘦身,展翅,分尾,背面有一道斜向刻槽,器身中部对钻一圆孔。
《鸟形玉佩》商代晚期。34号墓出土。
长4.9厘米、宽1.8厘米、厚0.3厘米。
淡绿色,腹部及尾尖处为鸡骨白色沁,双面雕,尖喙下勾,圆眼睛。翅膀斜向上收拢于体侧,口内单面钻一圆孔,分尾,较长。
《鸟形玉佩》商代晚期。46号墓出土。
长2.9厘米、宽1.25厘米、厚0.3厘米。
淡绿色,有白色沁痕。双面雕,仅以一道单阴线刻划出身体,尖喙,单足,尖尾,头部对钻一圆孔。
《鸟形玉佩》商代晚期。3号墓出土。
长4.5厘米、宽3.25厘米、厚0.5厘米。
淡绿色,有白色沁痕。平面呈三角形,应为俯视的正面形象。尖喙,圆目,瘦身,展翅,分尾,背面有一道斜向刻槽,器身中部对钻一圆孔。
《鸟形玉佩》商代晚期。38 号墓出土。
上:长4.9厘米、宽2.6厘米、厚0.11-0.31厘米;
下:长5.1厘米、宽2.35厘米、厚0.32厘米。
1对。深绿色,含暗黄色沁。双面雕,圆目,翅膀斜向上收拢于体侧,喙部及胸部各对钻一圆孔,但足无爪,分尾宽长并弯向下方。
《鸟形玉佩》商代晚期。109号墓出土。
长3.2厘米、高2.6厘米、厚1.9厘米。
淡青色,白色微沁。呈站立状。长颈,头部扭向身体正左侧,拱背,单阴线刻划出圆目及身体上的羽毛纹饰,尖喙下勾,双足有蹼,扁尾。胸部横穿一圆孔,两腿之间近身体处纵穿一圆孔。
汤 建立商朝

夏桀统治时期,政治黑暗腐朽,诸侯相互攻伐。商汤趁机灭掉了一些亲夏的诸侯国,举兵向西伐夏。《孟子·梁惠王(下)》说:当时各地欢迎商军“若大旱之望云霓”。可见汤伐夏是很得人心的。

夏亡,商朝建立。

商以今河南北部和山东西部为中心,其势力所及,西到陕西西部,北到河北北部,南到湖北和湖南北部,东到海滨。《诗·商颂·殷武》:“昔有成汤,自汤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氐族、羌族均为我国古代西部少数民族,臣服于商)

《鸟形玉饰》商代晚期,山东省青州市苏埠屯墓出土。

玉质莹润,呈青色。以减地平凹雕出双眼,隐起双勾饰羽翅细纹,阴线刻出尾翼,喙部对钻一孔。
《绿松石鸟形佩》商代晚期,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
长3.96厘米、 高2.95厘米、厚1.09厘米。
绿色 ,圆雕,昂首,勾喙,双眼突起 ,双翅合拢,尾下垂,足前伸,口与前脯各穿一孔。
《鸟形玉佩》商代晚期,河南安阳殷墟出土。
长4厘米、高2.95厘米、厚0.42厘米。
青色,较匀净, 尖喙上翘,圆眼,以阴线刻出双翅 ,长尾下垂,双足蹲踞形,前胸有对钻孔。
《玉鸟》商代晚期。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
长7.49厘米、腹部最宽2.44厘米、 厚0.37厘米。
青色,片雕, 双鸟一体造型。大鸟在下、作高冠、勾喙、减地凸圆眼,腹饰卷云纹,双翅及尾饰宽阴线,分尾,双足后伸,小鸟由大鸟托起,长冠,末刻出尖喙,双翅上翘 长尾下垂。
《玉鸟》商代晚期, 河南省安阳市刘家庄出土。
高7.44厘米、厚0.48厘米。
《鸟形玉佩》商代晚期。
高4.74厘米、宽0.96~2.86厘米、厚0.51厘米。
偏黄的肉红色、双面雕、阴阳线结合手法雕,鸟形、昂首、吻前突、圆眼独角、长条折线纹玉冠。阳线卷云纹双翅,阴线尾后伸,中部有对钻孔。
《鸟形玉佩》 商代晚期,河南省安阳市阴殷墟出土。
高4.74厘米、宽0.96~2.86厘米、厚0.51厘米。
盘庚 迁都

商朝建立后,中原地区屡有洪水为灾,国都一再迁徒。从汤至阳甲时,迁都五次;又贵族内部多次发生争夺王位之事,国力一度衰弱。阳甲之弟盘庚立,自奄(今山东曲阜)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小屯),从此按死你个下来,直至商朝灭亡,共二百七十余年未再迁都。

河南殷商妇好墓出土
玉鸮
一组玉怪鸟
《怪鸟》高5.3厘米
《玉鸟刻刀》
长9.8厘米、刃宽1.2厘米、厚0.4厘米。
《玉鸟圆雕》 商代晚期
《玉怪鸟》商代晚期
高3.7厘米、长4.6厘米。
《凤形玉佩》商代晚期。
高13.6厘米、厚0.7厘米。
黄褐色,作侧身回首状,冠镂空, 圆眼,短翅长尾,尾部分开,胸下有两个小镂空,背、尾的相应部位各有一和两个长条形镂空,腰间有一突起的圆钮,上有小孔。
《玉鹰》 商代晚期
高6厘米、厚0.2厘米。
《玉鹦鹉》
《玉鸟》
《玉鹅》商代晚期。
高7.2厘米、厚0.6厘米。
灰色,作站立状,圆眼、扁嘴、长颈前弯,凸胸短翅,两足粗壮,颈饰羽毛纹,翅饰翎纹,足下有残榫。
《燕雏》
《鸟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4.59厘米、双翅间距3厘米 。
灰褐色,作引颈状,尖喙,双翅伸展,分尾,头下有斜向对钻孔。
《玉鸟》
《鹦鹅形玉佩》商代晚期。
高8.1厘米、宽1.2厘米、宽0.3厘米。
深褐色,双鹦鹅尾相对,略呈伏状,圆眼钩喙、短冠、胸脯外突、短翅、长尾内接、肢前屈、有四爪、翅饰翎纹,尾饰变形回纹,两面纹样雷同,尾相连处有一圆孔, 冠上各有一小圆孔。
《鹦鹉形玉佩》商代晚期。
高1.25厘米、厚0.4厘米。
淡绿色,浮雕,站立状,头上有夔冠。“臣”字眼,形态作展翅状,尾下垂,内弯, 两面纹饰相同,线条流畅,雕工精致。
《玉鹦鹉》 商代晚期。
高11厘米、厚0.8厘米。
《玉鸮》
《高冠鹦鹉》商代晚期。均高9.8厘米。
两件成对,作战立状,大眼钩喙,高冠有小孔,刻纹基本相同。
知识点

成汤:即汤、商汤、又称武汤、武王、天乙、成唐、大乙汤。

商迁殷后,国号亦称殷。商代亦称殷代、商殷或殷商。

商代出土的玉器中,无论是鸮、鹰、鹦鹉、鸟还是鸭、鹅,出土的数量是其他朝代所不能比及的。

小编曾发过一篇文章,以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20号墓出土的鸟形器阐述商人对于鸟的喜爱。

《鹅形玉佩》商代晚期。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3号墓出土。
长4.3厘米、宽3.2厘米、厚0.3-0.49厘米。
淡绿色,有白色沁痕,鹅似伏卧在地,长颈回首、拱背、圆目、喙残、单足前伸、尖尾、颈与身之间对钻一圆孔。
《屈颈鹤》
《石头鸭子》
《鸭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5.94厘米、高3.75厘米、厚0.33厘米。
深灰色,大面积白化,圆雕。整体象鸟,但背部似龟,头部出尖喙,张口、圆眼、双翅隆起盖住尾部,双爪蹲踞前曲,胸前双面钻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