缑氏往事(十五)

缑氏往事之十五:学龄前

小时候,幼儿园是个洋气的名称----那是城里孩子的标配,我们这些乡下娃,都是直接上小学的。

也有个学前班,又叫育红班,和小学同属一个校园,接受同样的管理制度。上了育红班,就默认为是正规军了,别指望得到格外的宠爱,都老大不小了,大概也不需要什么过渡阶段。

当城里的同龄人,在幼儿园里,跟着老师跳皮筋唱儿歌时,我们则赤着脚丫,无所事事地遛达在河边,在草丛,在田埂。

正因为如此,我们认识了各种庄稼和花草。庄稼自不必说,从种子到幼苗到果实,耳闻目睹,不只是熟悉,简直是植入了生命。

路边的野花野草,呼拉拉,蜜蜜罐儿,格巴皮,满把攥,塞各老秧,扫帚苗儿,猪毛印儿......所有所有,都有约定俗成的名称。大人们这么喊,我们也跟着这么喊,祖祖辈辈大概都这么喊的。我们不介意它学名叫什么,形像好记就行,彼此会意最重要。

就在前些年,我才知道,那蜜蜜罐儿,就是大名鼎鼎的中药---地黄开的花。花开的季节,我们三五成群,到河边,到田埂,去找蜜蜜罐,把紫色喇叭形的花朵抽出来,放在口中轻轻一吸,花蕊上香甜香甜的蜜,便顺着嘴巴的吮力,浸润到舌尖,那一丝丝无与伦比的美味,是难得的体验,也成就了我们与大自然的亲蜜接触。

前年,在湖北红安老家,我顺手指着路边的庄稼,问儿子可知道是什么。他一个大学生,花生秧也不认识,玉米苗也不认识,我很吃惊,也很无奈,本想奚落他一番,却终是没有开口。毕竟,我们的童年大相径庭,这世上,不是所有知识都有教程。也难怪,从来没有人带着他,认认真真地,走向过田野。

我们在入学之前,不光认识各种树木花草,还认得各种动物昆虫。金壳郎,花头娘儿,马唧了,康椿鸟儿,素虫儿,蚂蚱,东歪歪西扭扭,也能说出一大堆。康椿鸟儿游爬在椿树附近,擅长诈死。你轻轻触它,它便四脚缩起,倒地侧躺,佯装不测;过一会儿,它伸腿偷偷探试,确认没有危险后,爬起来,很快就跑走了。

会念这么多花草和昆虫的名字,没什么了不起,本是司空见惯之事,人人都会。我便想学点别的,父母就教我数数,从一数到一百,我能一气呵成,算是我最得意的本领了。

实在无聊了,还想再学点啥,就缠着奶奶教我念曲儿。奶奶一张嘴就是:

罗罗,合合,

谷子麦,烙油馍,

掰开就是两半个,

对住还是囫囵哟儿。

我总是嫌这个太短,虽然想像不出什么场景,但一下子就学会了,奶奶就又教我一首:

麻野雀儿,尾巴长,

娶了媳妇忘了娘,

烙油馍,卷砂糖,

媳妇媳妇你先尝,

……

这个曲儿好像有故事,但奶奶又记不清下半截儿,我也就只学了开头。还有一首,最无厘头的曲儿,是我东拼西凑学来的:

曲儿,曲儿,

变俚曲儿,

俚曲儿长大啦,

她娘改嫁啦,

嫁到哪儿?

山哩,

山哩有石头,

河哩有泥鳅,

.......

然而,这真真切切,就是我学龄前受到的教育,看似无用,却能让我铭记一生。儿子小的时候,我也是念着这些曲儿,哄他睡,逗他玩。念曲儿时,必须用地道的家乡口音,不念则已,每每念起,就会想老家的沟沟坎坎,一草一木。

喜欢我的文字

作者:周银霞  (网名:周清明,念北)  洛阳 偃师 缑氏 人,70后,现居广东中山。

(0)

相关推荐

  • 回忆台风暴雨

    回忆台风暴雨 □郭文华 前段时间刮了一场台风,局部达到十四级,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风,接下来几天的雷暴雨也很大,局部地区还伴有草鸡蛋大小的冰雹,铺天盖地,没头没脑地砸向田间地头的庄稼,路上的车辆和行人.一 ...

  • 指桑骂槐,口吐秽语,半个村庄不安生:骂街在民间

    胡子宏生命日记(451) 指桑骂槐,口吐秽语,半个村庄不安生:骂街在民间 文:胡子宏      图:网络 (一) 在微信群里聊天,不经意间见到一个小视频,屏幕上缀着:即将消失的民间非文化遗产.打开一看 ...

  • 给我一片土地, 化生无限神奇

    天气渐暖,四周的青绿掩映了入目的荒凉.大自然真是有一只神奇的圣手,拂过之地全然是一片盎然生机. 午休,我们会走出围墙出去转转,心下慢慢就接受了它的原始.荒漠. 正是人间四月芳菲尽的时节.山里的气候使然 ...

  • 缑氏往事(五十)

    缑氏往事之五十:我的1999年 1999年,我还在老家镇上一所中学教书.我人生中几件大事,都发生在那一年. 首先一件,刚刚开年,我迫不及待地,买了一个扩机,也叫BB机. 那是一个星期六,我早早起床,揣 ...

  • 缑氏往事(五)

    缑氏往事之五---- 坐桌 在过去,我的家乡人平日里吃饭,是不就桌子的.无论男女老幼,每人端一大碗,可能是粥,也可能是面条,就在自家或邻居家大门外,无需邀约,即时成摊儿,或蹲或坐,边吃边聊. 一顿饭, ...

  • 缑氏往事(三十五)

    缑氏往事之三十五:老海瓜子 2012年,写舌尖系列时,实在太冒失.那时,我经常逛<缑氏吧>,胡乱编了个网名,叫"娘家在缑氏".因急于和老乡们分享,常常下笔就写,写完就上 ...

  • 缑氏往事(二十五)

    缑氏往事之二十五:收音机 我听过的英文歌曲不多,能念出歌名儿的,唯有一首<昨日重现>.这是翻译过来的中文名,英文名叫<Yesterday Once More>. 当年高三的每位 ...

  • 缑氏往事(四十五)

    梅飞燕 2018年的一天,远在河南老家的闺蜜春燕,在微信里留音频给我,问我是如何认得梅飞燕的? 她语气里充满了吃惊和喜悦,其实,我也满是吃惊和喜悦,同样的疑惑,也正想问她呢. 就在刚刚,梅飞燕在朋友圈 ...

  • 【当时年少】第十五章 清商敲碎销千缕·往事

    清商敲碎销千缕 清云曾显赫一时,种种神话至今流传,但近年来多有磋磨,颇为沉寂.其中缘由,向不对剑灵言明.直至最近,新年新气象,清云仿佛有种种发动之势,这一代承载希望的小剑灵们,才多少由各种渠道听说了一 ...

  • 缑氏往事(四十四)

    缑氏往事之四十四:琼瑶小说       我家住地附近,方圆几百米内,各种补习班,星罗旗布.每到休息日,不同年龄段的娃娃,纷纷被送到这里.所以,我们小区,也常被戏称为学区房. 儿子小的时候,非常抵制补课 ...

  • 朱冬梅 | 如烟往事《第十五集》

    王二平是内蒙前旗人,那年己经三十四岁了,因为家穷又弟兄六个,家里头还有个双目失明的老妈妈.所以岁数挺大了还没娶上个媳妇.他吃苦又勤快,这不去年回老家买回个骡子,自己赶着下窑拉煤挣钱.他来这儿大概有五六 ...

  • 王喜兴 连载十五《往事·童年》| 主播艾眉 | 心香文艺

    心   香   文   艺 心 香 文 艺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 电台音频:喜马拉雅:心香文艺 王喜兴作品,主编黄幼中 三十四 春天是希望的季节,是播种的季节. 春天让家家户户忙碌起来. 大人们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