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木立信

(0)

相关推荐

  • 容斋拾遗 | 徙木示信 —— 商鞅效法吴起的立信之术

    公孙鞅(商鞅)入秦之后,博取了秦孝公的赏识,于是着手更变秦法.变法事大,若不能在民间立信,新法就无法获得如期的威仪.公孙鞅取信的方式,是将三丈之木立于市中,若有人能将此木由南门搬至北门,即赏五十金.重 ...

  • 【名家专栏】阎纲散文杂感(插图)连载44:从《邓小平论文艺》到《邓小平论文学艺术》

    魏锋专访(微风读书会ID:weifeng279965337) 从<邓小平论文艺>到<邓小平论文学艺术> - 阎纲散文杂感(插图)连载之44 在已经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 ...

  • 中国发展得如此迅猛的根本原因有哪些?

    一句话,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政策是中国迅猛发展的根本原因. 建国以来的前三十年,搞的是阶级斗争.政治挂帅.目的是防止资本主义的复辟,初心是好的.但一些政策并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限制了当时中国经济 ...

  • 徐说《千字文》│一言为重百金轻

    "东"字原来是 装满东西的大布袋 人背着大布袋走路感觉很沉重 撰稿:徐强.播音:蒋龄萱. 徙木立信.(网络资料图)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 ...

  • 【谈谈《徙木立信》】/ 刘公明

    谈谈<徙木立信> 刘公明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看到其它诸候国己先后变法图强,而秦国多为山岳沟壑,穷乡避壤,属于比较落后的国家.与其它燕.韩.赵.魏.齐.楚诸候国相比,该国经济落后萧条.发 ...

  • 商鞅徙木立信的那个少年,后来怎么样了?

    0 1 商鞅在秦国变法,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徙木立信,取信于民,为变法造势,让庶民百姓相信秦国变法是真的,提升官府的信誉,增强民众对官府变法的信心. 徙木立信,就是在栎阳南门立一个木桩子,昭告民众,无论谁 ...

  • 从《商鞅徙木立信论》这篇作文的背后我们还能看到些什么?

    #红色档案#3月8日,央视百集微纪录\走进中央档案馆之<红色档案>中,一则关于毛泽东同志少年时代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的微纪录播出后,在网络上激起一阵热议,各平台发表的文章.视 ...

  • 商鞅徙木立信

    商鞅 徙木立信 [出处]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

  • 浅析满分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

    各位同学,各位家长你们好, 今天是我第十一章的第一讲,题目是: 浅析满分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 -------- 在本章里,我们分析满分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是从定义的角度 ...

  •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文史小故事之徙木立信

    古语有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如明镜,可以探兴衰.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回望我们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发生过众多的故事,它们犹如一 ...

  • 安徽三支一扶考试-公基:文史小故事之徙木立信

    古语有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如明镜,可以探兴衰.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回望我们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发生过众多的故事,它们犹如一 ...

  • 文史小故事之徙木立信

    古语有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如明镜,可以探兴衰.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回望我们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发生过众多的故事,它们犹如一 ...

  • 徙木立信 一诺千金

    王安石作<咏商鞅诗>:"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说的是,商鞅变法成功的首要原因在于取信于民. 商鞅在推行法治前,先在秦国国都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