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九十五)

基本功入手
三个结合:临贴与创作结合、大字小字结合、楷书与行书结合。
三看:1、平时多看名帖、2、看书法展、3、看名家挥毫。从好作品中汲取养分。
三大创作原则
★线条坚而浑——激情原自线条的熟练。线是力和势的组合,行笔要沉着痛快,做到稳健、轻便,重笔势(即趋向),根据字形大小排字的走向,线条斜势,整体纵向走势。
★结体奇而稳——注意重心。欹侧、擒纵、疏密、高低。
★章法变而贯——竹节式(几个字一节)节数间有空隙;贯珠式(中心线);蛇行式(左右摆动);疏影式(疏疏朗朗)。
七大整体布局要点
1、一字不能成行。2、字与字之间有呼应,上承下启,左映右带,行距和字距不能相等。书眼放中央,可大些,字与周边气贯。3、整体上展出适合墨迹浓重的作品。挂家中适合疏淡的作用。
4、作品中不能有错别字,异体字不过于冷僻。5、作品整体布局上面重下面轻。6、评作品好坏主要看总体视觉效果:节奏、墨色、用笔。7、三三两两,似散还续,气脉一贯,此布局之妙也。
十个书写关键词
1、八面出锋。借助于八面出锋,自然显出墨色浓淡,湿中有干,干中有湿,浓中有淡,淡中有浓,变化千万,使作品富有节奏感。
2、刚柔相济。刚力——铁划银钩(粗):柔力——行云流水(细)。
3、惜墨如金。楷书要求蘸一次墨写一个字,甚至数字;行草一笔写3-5字,每笔结束笔毛复原,要求纸上调锋。
4、豁然开朗。留白处有宽有窄,宽处给人以忽然开朗之感。艺术是制造矛盾,到解决矛盾的过程。
5、中侧并用。中锋得法立骨,侧锋得势求变。中锋是理性的要求,是书法审美的核心所在;侧锋是情性的化身,是书法通神的手段。
6、深思熟虑。创作前要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做到“胸有成竹”。
7、一气呵成。书法是感情的流露,不是技巧的表现。要在身体与心情皆好的状态下写字。书写时随意挥洒,一气呵成。
8、错落有致。一般情况下,作品的行距要宽,字距要紧。字忌并列,要错开。节数间有空隙,排列组合要有节奏,大小字参差,突出中间书眼。
9、笔情墨趣。书法是无声的音乐,无形的舞蹈。求变化中有呼应,使整体和谐,有强烈的节奏和视觉冲击力。用好拙笔,用笔略慢,动中有静,写出墨趣。
10、重视贯气。书法的气,是指点划与不同字之间的呼应,字与字之间的趋向。
十二条用笔细节
1、草书不见横画。行草书有横线条的尽量短些,要有纵向感。可用虚、细线替代。2、忌由快产生的平拖、干笔、粗细一样的现象,行处皆留,留处皆行。3、墨淡无神。重新起笔用浓墨,浓墨字的笔画要交代清楚。4、忌单字中的“眼”,防止“眼子”太多。5、中间一行是作品重点。一作品中,要有几个突出、精彩、有个性的字。这也叫“书眼”。6、长线条字很重要,收笔时要谨慎,一般笔势结束时用干笔。7、笔墨重的字不能面积相等,字的重轻要有过渡,忌团状。
8、细笔要有韧性,粗笔要结实。要有铁划银沟的粗笔,又要有行云流水的细笔。9、墨干时速度稍慢,湿时略快,粗时略慢,细时略快。行草有楷意,楷书要行写。10、交笔时,起讫分明,每笔要交代清楚。11、讲究提按:齐而不齐,直而不直,曲中含直,直中含曲。要“提着笔向下按”。12、中侧并用,八面出锋,细处用中,厚处用侧。
如何落款?
落款是正文组成部分,不可轻视。要点:1、署名是正文字一半以下大小。两行落款要右高左低,不要换笔。2、落款不能留空过多,要注意轻重比例。3、盖章作品下垫玻璃加书本。4、印章最好不要超过三个。

扫码学习郭继承教授公益课

(0)

相关推荐

  • 国展创作,这些套路非常管用!

    基本功入手 三个结合:临贴与创作结合.大字小字结合.楷书与行书结合. 三看:1.平时多看名帖.2.看书法展.3.看名家挥毫.从好作品中汲取养分. 三大创作原则 ★线条坚而浑--激情原自线条的熟练.线是 ...

  • 书法,赢在细节!韵味也在细节、一定要慢慢渗透

    ......................................................................... 书法创作细节合集 .................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九十九)

    我曾经打过一个比方,假使我和齐白石一起作画,彼此都正常地发挥了自己的水平,我画了一个美丽的仕女,而齐白石画了一个破落的乞丐.在有一定欣赏能力的人们眼里,优劣当是一目了然,但总有一些人,会更喜欢我的作品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九十四)

    节奏是一个既古又新的概念.从中国古代典籍中关于节奏的较早记载开始,节奏概念已经有上千年的使用史.<礼记·乐记>称:"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九十)

    夫临文用笔之法,复有数势,并悉不同.或有藏锋者大,藏锋在于腹内而起.侧笔者乏,亦不宜抽细而且紧.押笔者入,从腹起而押之,又云利道而牵,押,即合也.结笔者撮,渐次相就必始然矣,参乎妙理,察其径趣.憩笔者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 一 百一十八)

    我们创作书法的时候,对用笔的起头.收尾很重视,相比较对转折就没那么精心了,而转折对于书法最为事关重大!不管方折还是圆转,上翻还是下折,左了还是右了,总之说白了就是拐了弯,姑且把他们称为折笔比较统一些(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 一 百一十六)

    米芾行书其所以形成自己的特点,主要是在点画和结构上不同于他人的处理方法.而其变化之丰富,变化之奇特,非他人可比.他灵活多变地正确地运用和处理粗细.间背.疏密.开合.偏侧.白布.收放.参差.大小,接应等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 一 百一十三)

    用笔技法除普遍规律外,为强调节奏感加剧变化,解决奇体字的特殊需要,靠传统用笔方法显然是不够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下面14种特技用笔,但不可滥用,初学者更不宜用. 摆笔 在特大字的较长笔画中,为强调金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 一 百一十二)

    说到书法家需要多方面的修养,需要"字外功",我们经常会引用晚清大书法家杨守敬在<书学迩言>绪论中说的一段话: 梁山舟答张芑堂书,谓学书有三要:天分第一,多见次之,多写又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 一 百一十一)

    章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幅格式,同时也形成了一些作书规则,这些作书规则发展成为创作书幅的准则.现把章法八大通则概述如下. 1.意前笔后 章法的谋篇布白是创作书幅的总体设计,必须首先立意,然后起笔 ...

  • 中书协2020年国展培训笔记( 一 百一十)

          从心理学方面来理解艺术大体上可以分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从创作方面来看,另一个方面是从欣赏者方面看,而这两个方面在通常情况下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在主动性和被动性的程度上有所不同.从艺术家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