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研读第3讲:梁惠王(上)解读2

(0)

相关推荐

  • 齐桓晋文之事

    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这篇文章记孟子游说宣王行仁政.说明人皆有不忍之心,为国君者,只要能发 ...

  •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明亮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草,大王会相信这句话吗? 赏析 这是孟子对齐宣王讨论仁政时讲的一句话,"明察秋毫" ...

  • 《孟子》原文诵读音频 -- 梁惠王上

    1.1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 ...

  • 《孟子》:梁惠王上

    看来很多人对此比较感兴趣哈,所以,我也决定在知乎开个中国文化专栏了. 在开始分享之前,先容我介绍一下孟子,他名轲,字子與,战国中期皱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也是儒家重要的代 ...

  • 《孟子·梁惠王上》原文及译文分析

    <孟子·梁惠王上>原文及译文分析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

  • 《孟子》研读第2讲:梁惠王(上)解读1

    <孟子>研读第2讲:梁惠王(上)解读1 教学内容:梁惠王(上)解读1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孟子阐述的仁义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义利之辩强调的是不能唯利是图:认识孟子阐述的与民同乐的思想和民 ...

  • 《孟子》研读第4讲:梁惠王(下)解读1

    <孟子>研读第4讲:梁惠王(下)解读1 教学内容:梁惠王(下)解读第一至四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了解孟子对人君田猎以时.钟鼓有节.与民同乐的观点:理解&q ...

  • 《孟子》研读第5讲:梁惠王(下)解读2

    <孟子>研读第5讲:梁惠王(下)解读2 教学内容:梁惠王(下)解读第五至八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了解什么是"王政"及王道和仁政的内涵: ...

  • 《孟子》研读第6讲:梁惠王(下)解读3

    <孟子>研读第6讲:梁惠王(下)解读3 教学内容:梁惠王(下)解读第九至十二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理解用贤图治和依靠专家并让专家学以致用:实施仁政才能得民 ...

  • 《孟子》研读第7讲:梁惠王(下)解读4

    <孟子>研读第7讲:梁惠王(下)解读4 教学内容:梁惠王(下)解读第十三至十六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认识国际关系中小国要自强自立,要争取独立自主:治国要练 ...

  • 潘波涛 | “仁义”“利”与“国危”:论孟子应对梁惠王之问的政治逻辑——兼论《孟子》首章主题

    一."国危":孟子与梁惠王共话国家治理 <孟子>首章,历来受到重视.因其重要性,及行文需要,现全文引录如下: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