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六经求真(十二)
相关推荐
-
经方:大承气汤(阳明腑热,大肠便秘)
大承气汤 [原文]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 ...
-
《伤寒论》读书笔记226、227--大小承气汤的使用的辩证
学习上古医学 弘扬传统文化 条文226,阳明病,其人汗多,以津液外出,胃中燥, 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 若一服谵语止,更莫复服. 这一条是讨论小承气汤的治疗范围 小承气汤具有泻下的力量但是 ...
-
伤寒六经求真(十九)
第六编 第一章少阴病概说少阴病理阶段是伤寒表病位的阴性病理过程.少阴与太阳是伤寒邪在表部位依据器官功能盛衰与体液盈亏而分化的两种过程,因此少阴与太阳有着因器官功能盛衰而相互转化的机理. 然而,对少阴的 ...
-
伤寒六经求真(十八)
第五编 第二章伤寒阳性过程的合并病 1."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撤,因转属阳明,续自汗出,不恶寒:若太阳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其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 ...
-
伤寒六经求真(十六)
第四编 第三章 少阳三焦气机失调病势 第三章 少阳三焦气机失调病势 1."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疼,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 ...
-
伤寒六经求真(十五)
第四编 第二章少阳病纲领本章为少阳病的辩证纲领和治疗法则. 1."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此条之解释见上章少阳病概说. 历代医家对此条有不同的解释,用热病论与运气学说的 ...
-
伤寒六经求真(十四)
第四编 第一章少阳病概说少阳病是伤寒三焦气机病位的阳性病理过程.由于其病位的功能特性,表现为气机调节失常的病理趋势. 关于少阳病理阶段的病位,历代医家都依偎在"半表半里",而且对 ...
-
伤寒六经求真(十)
第三章阳明病上越病势阳明病是伤寒在里病位引起的阳性抗御过程.在阳明过程中,邪在上则表现为上越的抗御趋势.由于胃的功能特性,以呕吐为其抗御形式,所以因其上越之趋势而用吐法以祛除病理物质,即所谓" ...
-
对伤寒六经与十二经关系之我见 | 山海精舍
图 | 网络 <伤寒论>是一部理论指导实践的中医经典著作,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是学习中医的必读书籍.而如何理解它.掌握它更好地运用于临床医疗,解决广大人民的疾病,则是学习它的主要目的 ...
-
伤寒六经求真(二十六)
第八编第一章厥阴病概说仲景以"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为厥阴病理界说.从这一界说中可以知道伤寒厥阴病是气机病位的阴性过程.厥阴与少阳是伤寒同一气机病位, ...
-
伤寒六经求真(二十五)
第七编 第三章 太阴病阳虚里寒病势 1."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本条冠以太阴病,即赅括下利腹疼脉弱等证,但脉不弱而浮,然而"太阴病脉浮缓者虽下利日数十余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