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为政篇(06)

为政第二
2.0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试解】孟武伯问何为孝。孔老师说:“由于你的盲目冲动,使你的行为违背周礼,违背仁德,因而招惹是非,会让你受到伤害。现在你的父母唯一担忧的是你的勇猛好疾。”
唯
《说文》:唯:诺也。从口隹声。
《康熙字典》:《玉篇》唯,独也。《集韵》专辞。《易·乾卦》其唯圣人乎。《诗·小雅》唯酒食是议。《韵会》六经惟维唯三字皆通。作语辞。
汉字“唯”,从口从隹,“口”表说话,回应、应答,“隹”是“短尾巴鸟”象形,鸟有个特点,只前进不后退的,如汉字“進”,从隹从辵,表示只进不退之含义。因此 “唯”表示象鸟那样,坚定一个方向,坚持己见的言说。
疾
《玉篇》:疾:患也,速也。《说文》曰:病也。
《正字通》:疾:《释名》疾,截也。气伤人有所越截也。
《康熙字典》:疾:《說文》病也。一曰急也。《徐曰》病來急,故从矢。矢,急疾也。《廣韻》急也。
汉字“疾”表示被“箭头”所伤,有象射出的箭头飞快的含义,因此“疾”有快速,导致人的身体伤害之义,引申为冲动,急躁而致身体受到的伤害。注意“疾”与“病”的区别:外伤称“疾”,内患为“病”。
忧(憂)
《说文》:憂:和之行也。从夊𢝊聲。
《尔雅》:憂:悠、傷、憂,思也。
汉字“憂”字形像一个思虑重重,步履沉重的人,引申为发愁,担心,使人愁闷、担心的事。
为政篇(05)
前一章老师对孟懿子讲孝就是“无违”,“无违”就是对父母的“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一章是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问孝,老师的回答就是自己该如何做才不致父母担忧。直接告诉他自己做事和说话之前需要思考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会使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自己的行为是否会违背仁德,违背周礼而使父母为自己担忧。其实这个回答孔子是针对孟武伯的好勇而讲的。这里的“疾”并不是指“疾病”,而是指孟武伯的“疾勇好胜”之心,盲目不冷静的冲动,急躁无智的言行,往往会使人远离“仁德”,违背“周礼”,从而导致灾祸,这才是父母真正担忧的。
本章需要注意辨析的是“疾”,汉字“疾”的字形表示的是身体被“箭头”所伤害,这种伤害不是自己无法避免的“疾病”,而是自己的冲动、急躁、盲目导致的伤害。“疾”的“快速”义,在古今语言中都是常用义。如《礼记 · 乐记》中的“奋疾而不拔”,《左传 · 襄公五年》 中的“而疾讨陈”,《战国策 · 赵策》中的“不能疾走”等都是快速的,急速的含义。在现代语中如“疾驰、疾行、疾走、疾书、大声疾呼” 。《论语》中“疾”一共使用了18次,分别在15章节中,其中《述而篇》中的“子之所慎:齐、战、疾”的“疾”和这里应该是相同的含义。
已发《素说<论语>》查阅,请在本公众号中回复”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