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周书·卷五·大戒解》原文阅读及翻译
相关推荐
-
《计谋之十三要-----9》
我们所说的计谋,多指打仗时有计划的预谋,企图让敌军上当,以达到我军的目的. 也可指生活中用某种甚至几种方法算计人或事物,使其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 对付某人或某种情势亦或是明知锋芒,暂且避让一下,选择时 ...
-
《韩非子》卷48八经8主威诗解功名赏罚依法主威
<韩非子>卷48八经8主威诗解功名赏罚依法主威 题文诗: 君行义示,则主威分,君慈仁听,则法制毁. 民以法制,而畏君上,而君上则,以势卑下, 故而下肆,很触荣于,轻君之俗,则主威分. 民之 ...
-
《计谋之十三要-----1》
我们所说的计谋,多指打仗时有计划的预谋,企图让敌军上当,以达到我军的目的. 也可指生活中用某种甚至几种方法算计人或事物,使其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 对付某人或某种情势的计谋策略等. 2021年7月20日 ...
-
《广盛原传奇》纪实文学连载第三章
第三章 疫情紧急动人心 官民合力抗瘟疫 书接上文,上一篇文章说道任服远在发现疫情之后,感觉事关重大,急忙去向大同知府衙门报告,虽然没有进去过府衙,但地方任服远还是知道的,一路走过. 实际上此时的知府衙 ...
-
《尸子》卷6发蒙诗解1圣君至治正名审分
<尸子>卷6发蒙诗解1圣君至治正名审分 题文诗: 若夫名分,圣之所审.造父所以,与马交少, 操辔马之,百节皆兴.明王所以,与臣交少, 审其名分,群臣莫不,尽力竭智.天下可治, 其分成也;是 ...
-
薛永武:孔子论诗与礼乐的重要性与“有道则见”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孔子在本章中提出了他从事教育的三方面内容:诗.礼.乐,而且指出了这三者的不同作用.它要求学生不仅要讲个人的修养,而且要有全面.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
-
《逸周书·卷三·武穆解》原文阅读及翻译
卷三·武穆解 曰若稽古,曰昭天之道,熙地之载,揆民之任,夷德之用.总之以咸,殷,等之以□禁,成之以□和,咸康于民,卿格维时,监于列辟.敬惟三事,永有休哉.三事:一倡德,三和乱,三终齐.德有七伦,乱有五 ...
-
《逸周书·卷三·小开解》原文阅读及翻译
卷三·小开解 维三十有五祀,王念曰:"□所□,正月丙子,拜望食无时,汝开后嗣,谋曰:呜呼,于来,后之人,余闻在昔,曰明明非常维德,曰为明食无时.汝夜何修非躬,何慎非言,何择非德.呜呼,敬之哉 ...
-
《逸周书·卷三·大开解》原文阅读及翻译
卷三·大开解 维王二月,既生魄,王在酆,立于少庭,兆墓九开,开厥后人.八儆.王戒.八儆:一□旦于开,二躬修九过,三族修九禁,四无竞维义,五习用九教,六□用守备,七足用九利,八宁用怀□.五戒:一祗用谋宗 ...
-
《逸周书·卷三·武顺解》原文阅读及翻译
卷三·武顺解 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道东流.人道尚中,耳目役心.心有四佐,不和曰废.地有五行,不通曰恶.天有四时,不时曰凶.天道曰祥,地道曰义,人道曰礼.知祥则寿,知义则立,知礼则行.礼义顺 ...
-
《逸周书·卷三·武顺解》原文及译文!!!
题解:"武顺"二字取自篇中"武礼右旋,顺地以利兵"一句.主要讲军制及军中之官. 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道东流.人道尚中,耳目役心.心有四佐,不和曰废. ...
-
《逸周书·卷五·成开解》原文阅读及翻译
卷五·成开解 成王元年,大开告用.周公曰:"呜呼,余夙夜之勤,今商孽竞时,逋播以以辅.余何循,何循何慎,王其敬天命,无易天不虞.在昔文考躬修五典,勉兹九功,敬人畏天,教以六则.四守.五示.三 ...
-
《逸周书·卷十·武纪解》原文阅读及翻译
卷十·武纪解 币帛之间,有巧言令色,事不成.车甲之间,有巧言令色,事不捷.克□事而有武色,必失其德.临权而疑,必离其灾.□□不捷,智不可□,□于不足,并于不几,则始而施,几而弗免,无功. 国有三守,卑 ...
-
《逸周书·卷五·武儆解》原文阅读及翻译
卷五·武儆解 惟十有二祀四月,王告梦,丙辰,出金枝,郊宝,开和细书,命诏周公旦立后嗣,属小子诵文及宝典.王曰:"呜呼,敬之哉!汝勤之无盖□周未知所周不知商□无也.朕不敢望,敬守勿失,以诏宥. ...
-
《逸周书·卷四·武寤解》原文阅读及翻译
卷四·武寤解 王赫奋烈,八方咸发,高城若地,商庶若化.约期于牧,案用师旅,商不足灭,分祷上下.王食无疆,王不食言,庶赦定宗.太师三公,咸作有绩,神无不飨.王克配天,合于四海,惟乃永宁. 译文 武王赫然 ...
-
《逸周书·卷三·寤儆解》原文阅读及翻译
卷三·寤儆解 维四月朔,王告儆,召周公旦曰:"呜呼,谋泄哉!今朕寤,有商惊予.欲与无□,则欲攻无庸,以王不足,戒乃不兴,忧其深矣." 周公曰:"天下不虞周,惊义务不王,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