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姥山畅想•赋体】
相关推荐
-
【原创】秋天,很美
秋天,很美 <漫步庭院赏红枫> 一帘幽梦人初醒,秋雨如丝湿窗棂. 漫步庭院赏红枫,美如花开水珠滢. 注:水珠滢,晶滢剔透雨珠,点缀在美若花开的红枫叶上. <飞鸟如梭织雨幔> ...
-
《山海经》—— 猾褢
左脑艺术 右脑设计 不为那一图散碎银两覆了天下 异兽 尧光之山多金玉,无草羽山多蝮虫. # 尧光山.羽山 [原文] 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金.有兽焉,其状如人而彘鬣①,穴居而冬 ...
-
古风美文:尧山游记
岁在庚子,时逢金秋:余归桑梓,旧地重游. 是日也,惠风拂面,明朗清流.心旷之处,灵峰葱俊:神怡之所,云心出岫.择其小径,拾阶而上,攀高俯低,虽无溪却有鱼翔浅底之音,只缘山而生鹰展苍穹之句.何也?盖因置 ...
-
尧山游
尧山披翠水流长 峰峦映秀果花香 渊静谷幽轻云舞 天朗地清徐风扬 2019年7月13日
-
梁武帝萧衍为什么要写赋体名篇《孝思赋》
梁武帝萧衍(464-549)雅爱读书,即便后来贵为帝王,于万几宸函之暇,依然是手不释卷.有一次,他读<孝子传>,触发了自己未能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终生遗憾,由此撰写了<孝思赋>, ...
-
远眸:万泉河记 (散赋体)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林背源头绕南岭,激渊直下似雷鸣. ...
-
观唐习律94|千家数人在,一税十年空,黄滔用赋体针砭时弊
前言 安史之乱以后,杜甫作诗云: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诗中所写的时局动荡用在晚唐时期也不为过. 今天说的这个诗人经历有点像韦庄,因朝政混乱,离开长安投奔到地方军阀那里,不但得以一展身手,还能 ...
-
赋体文:同学赋
[赋体文]同学赋 题记:我的家乡河北省故城县郑口镇原称郑家口,相传元末明初,一郑氏在此运河设摆渡口,简称为郑口.地处水陆要冲,位于冀.鲁交界,京杭大运河畔,交通动脉,商贾云集,三街五镇,店铺栉比,客货 ...
-
射覆・赋・赋体谜
"射覆"一词,屡见于汉魏史册.乃卜算之技,非通术数者不办,金元之季,此法犹存,后即失传.现有诸例,情近无稽,然载籍凿凿,难断其妄. 窥其形制,似乎猜谜,乃以物暗覆盒钵类中,令人猜测 ...
-
历代赋体经典阐述
文 / 负晚晴 关于赋体,历代都有阐述.从汉代(及以前)的赋用,到魏晋两朝的明体,再到唐宋的破体,再到元明的辨体,再到清代的尊体,赋体大致走了这样一条"色彩斑斓且又多变"的路.在 ...
-
从诗中来,到文中去——论赋体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传统文学的体裁大致可以分成'有韵为文,无韵为笔'(<文心雕龙·总术>)两种.在韵文之中,诗歌与辞赋是主要的代表性文类.两千多年来,在不同时代的社会土壤里,都生长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花 ...
-
第一部赋体基础知识
(一)语词 文辞,是指言起词所有动静之词,用于表达意义或者感情.语体色彩等方面的辞,它存在于各民族社会生活中,但由于有别于字所代替,所以一般不太作为口语使用.例如"邂逅.如此.若干.父.母. ...
-
自先秦荀子《赋篇》、宋玉《高唐》《神女》以至清代诸家赋作,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赋体文学始终绵延不绝,具备相当的成就和影响。古人往往“诗赋”或“诗词歌赋”并称,可见赋体是一种具备
全面清点中国古代赋学文献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10-11 04:21[读书者说]全面清点中国古代赋学文献--评<中国赋学文献考>作者:佟亨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