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亲说旧事(下)

尚谷临古画《百岁老人说旧事》
(三)
“昔日,村里取笑我读书无用的那些人,后代不好好学习,仍在农村。”父亲说:“你爷爷不识字,让你九爷读过几年书。我上过大学,被陷害,没完成学业。回家务农。我不甘心,所以要供你们六个上学。你们不论是谁,不论是男是女,只要能继续上学,我就供。不怕在生产队年年短款。短款就是劳动一年,到了年终生产队分红时,劳力多的人家,能分到一些钱。而劳力少的,要给生产队贴补钱。咱们家,上有老,下有小。全家九口人,只有我一个全劳力。为了多挣工分,我干最累的活。冬天打胡基。两个人一组。二、三月份,天气短。吃不饱,肚子饿得快。我这一组四天能打五堵胡基。一堵是五百个。别的组最多一天能打一堵胡基。打一堵胡基,可以挣两天工分即二十分工,还可挣一两毛钱。打胡基不仅仅是力气活,也是技术活,要会用手腕,不然,把人震的头痛,还干不出活(没有效率)。”

“后来,学会了赶马车。赶马车更是技术活,经常要起早贪黑。出车拉沙子,天不亮就套车到了渭河岸(二十五里)。上午十点多到镇上,你妈把送饭来。吃完饭、喂完马和骡子,再继续套车进麦河沟(二十多里)。冬天天都漆黑了,还回不来。赶马车技术含量高,因此一天可挣十分工之外再加五毛钱。当时咱们小队,十分工年终只能分到七、八毛钱。就是这样,一年到头不休息,还是年年短款。”
我问:“那么,没钱怎么办?”
父亲说:“腊月,给生产队请假,拉架子车到周至县趸莲菜。莲菜泥多,到河里洗干净,第二天再拉到临平(二三十里)去买。挣点钱还生产队的短款。”
“过完年,要四处问人借钱,给你哥你姐借学费。还好,那时院子里有棵大枣树,大枣卖的钱可以够下学期的学费。”

“村里人笑话我。有的亲戚也嘲笑我。他们说:‘你家祖坟上不出文人。’
“你九爷年轻时,因夏忙用力过猛,受大白雨激坏了身体。你爷为了保住你九爷的命,请阴阳先生把祖坟的文脉断了,以后家族就不会出文化人。当时你爷说:‘种庄稼也一样生活呢。’”

“我性格倔强,想要做的事,一定要尽力做,哪怕累死累活也愿意。哪怕把我的项筋(脖子)累断,也心甘情愿。”

与父亲合影
“四五十年过去了,看到你能做自己喜欢的事,看着你哥、你姐的孩子都很有出息。我很欣慰。过去取笑我的人、过去欺负我的人、过去贪财的人、过去势利的人,早已埋在黄土里。他们人品不好,不肯出力,后代不好好学习,仍在农村。有的连媳妇都娶不到。”

那时候,在农村每家孩子都多。不会让孩子全都上学。女娃一般上完小学后就在家里帮着做针线。男娃有些在生产队挣工分。只有思想开明的家长会让女娃上初中,高中。家里有六七个孩子,能够供孩子们都一直上学的,仅有父亲一人能做到。

(四)
“你爷去世前留给我一句话:‘做人要能吃下亏。如果自己觉得合适了,别人就受不了了。自己吃一点亏,整个事情才算公道。’”

“你爷不识字,却很有智慧,心胸宽广。他明明知道是亏,还能主动吃亏。你爷身材魁梧,力量大。和村里一帮人到南方背粮食,一次能背一百二十多斤。而且还能背着粮食,蹲下身子,在河岸掬水喝。你爷给我讲过:他背粮食时,经过秦岭的老虎岩栈道。栈道很窄,下面的水很深,绿湛湛的。其他人都吓得不敢过。你爷先背着粮食过。背上的粮食桩子顶了一下石头,身体向后倒。这时,感觉到有人从后面把他扶了起来,这才得以顺利通过。你爷再把大家的粮食桩子,一桩一桩地背过栈道。然后,大家才各自背上自己的粮食继续赶路。”

“你爷很公道。大家在一起背粮食。吃饭时,有人吃饭特别慢。多数人吃完一碗后,你爷让吃饭快的都停下来,等最慢的人也吃完一碗后,大家再吃第二碗。
你爷慷慨。别人借咱家里的任何工具,你爷从来没有打过绊子。那时村里的马车少。结婚都要用马车,还要在上面用新席子包个顶棚。有一年春节,一家人借别人家的马车给儿子娶媳妇,说好了借用两天。第一天用完后,有马车的那家人不想再借出了,又不愿意明说。天黑时就用马车拉粪。把马车用的脏兮兮的。第二天,要用马车的人只好向你爷借。你爷说:‘咱马车闲着,给你准备着,随时等着你用。’那人听了很感动。有你爷这样胸襟的人很少,所以在我们这一带,你爷爷威望很高。我比你爷就差远了。还不及你爷的一半。”

过去,我不理解爷爷。为什么对别人那么好。为什么总让我们家吃亏。
爷爷已经去世三十五年了。近几个月和父亲多次聊天,我才理解爷爷了:不是为了名声,爷爷本性善良、心胸宽广、眼光远。
几十年过去了,看到村里周围的人后代的情况,从实事来看。我知道爷爷给我们子孙积阴德了。
(完)

后记
老人象老屋。时代变了,人们都把老屋拆了,盖成了好看的新房。新房好看,不中用:夏天很热,冬天很冷。而老屋冬暖夏凉。
老人又象村里的老树。农村人多数很实用。有人把老树挖了,用木板;有人把老树卖了,挣点钱。

尚谷古树写生
能懂得老屋、老树的人,看的不是老屋、老树的实用价值,而是重视精神价值。老屋、老树是故乡。老人是精神家园,是凝聚力,是血脉、文化的传承。听老人讲老话,知道自己的祖先是什么样子,血脉里有什么优点和缺点,有什么样的精神追求……
把父母接过来,本来是想尽孝心。没想到,和父母在一起,给了我们很多精神财富。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觉得父母是家里的无价宝。

尚谷古树写生